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0 19:04
  当前世界能源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实现能源供求稳定、能源利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能源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合作领域,《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中国将逐步深入参与中国—东盟等框架下的能源合作。东盟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是新能源资源,《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5》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23%,使得各成员国面临巨大的投资和技术需求。中国与东盟在能源合作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尤其在新能源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在上述背景下开展能源合作,实现能源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将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在明确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基础、合作历程和现状,结果显示双方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均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基础,双方合作程度日益升级,合作领域日益增多。随后从机遇和挑战的角度出发,首先构造能源合作指数,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能源合作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能源合作指数对双方均产生正的经济增长效应,表明双方能源合作受到了“海丝路”倡议、新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以及地缘和人文优势等机遇的推动;借助演化博...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际能源合作的研究
        1.2.2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能源合作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能源
        2.1.2 能源合作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能源经济理论
        2.2.3 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状况概述
    3.1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基础
        3.1.1 传统能源的储量与开发
        3.1.2 新能源的储量与开发
    3.2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历程
        3.2.1 起步阶段
        3.2.2 发展阶段
        3.2.3 升级阶段
    3.3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现状
        3.3.1 能源贸易
        3.3.2 能源投资合作
        3.3.3 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3.4 能源技术合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能源合作指数的构建
>    4.2 实证模型的建立</li>
        4.2.1 变量选择与来源
        4.2.2 VAR模型的建立
    4.3 实证模型结果理论分析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4.3.2 脉冲响应及结果分析
        4.3.3 方差分解及结果分析
    4.4 实证模型结果现实探究及机遇分析
        4.4.1 “海丝路”倡议背景下的合作
        4.4.2 新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4.4.3 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东盟能源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5.2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5.2.1 能源合作机制与法律制度不健全
        5.2.2 能源合作竞争激烈且中国企业实力有待提升
        5.2.3 新能源合作成本较高、周期长
        5.2.4 南海主权争端问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 完善能源合作制度,建立合作机制
        6.1.1 完善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相关制度
        6.1.2 建立中国-东盟能源合作机制
    6.2 继续深化互补性能源合作
        6.2.1 优化能源产品贸易结构,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6.2.2 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开展“能源产业+金融”的合作模式
        6.2.3 推进能源技术合作,提高能源产业链发展水平
        6.2.4 降低新能源合作成本,有重点的开展国别新能源合作
    6.3 强化在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824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824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