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学道德精神的现代意义
本文选题:儒学道德 切入点:仁爱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3期
【摘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用"扬弃"的态度去挖掘儒学的思想道德精华。就儒学"仁爱"精神,"诚信观"和"义利观","以德治民"思想三方面与新形势下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相联系,去阐述儒学道德精神的现代意义。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line of Citizen ' s Moral Construction , we use the attitude of " abandoning "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modern meaning of Confucianism ' s moral spirit is expounded in the respects of the spirit of " benevolence " , " the view of good faith " and " the sense of justice " and " the rule of morality and the people " in the new situation .
【作者单位】: 江西上饶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B222;B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阮小蕾;儒家伦理的当代德育功能[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肖群忠;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郭英,王小仙;论儒学道德精神的现代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赵宇鹏;;孝的观念的发展及存在于当代社会的客观必然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5 周志发;;容错性民主:传统儒学现代转换的新途径[J];学术界;2011年10期
6 欧阳旭曦;人性的内在矛盾是道德的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2 廉清;荀子荣辱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彦文;不是之是——李锐小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新根;《周易》管理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先秦儒家宽仁思想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丽;“仁义礼智信”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彭春;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品格教育的价值[D];中南大学;2010年
4 樊海峰;农村职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及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嘉佳;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鞠芳;中国消费者协会回归民间性的法律思考[D];华侨大学;2011年
7 张波;儒家仁爱观对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楠;孔子“贵和”思想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烨;杨德昌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广乐;试论道德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王建伟;论战略思维中的道德精神[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5期
3 赵采菊;;试论设计的道德精神[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4 陈升;道德精神、道德语言与道德适用[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5 王显春;孔孟道德精神的核心与原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饶世权;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精神[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李希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道德精神[J];经济经纬;2004年04期
8 张世友;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J];齐鲁学刊;2004年05期
9 张红艳;高东帅;;秉承船山道德精神 构建新型和谐家庭[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10 樊浩;;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 水;“性交易”传闻与大学道德精神的重建[N];中国商报;2005年
2 贾品荣;塑造与崛起的大国相适应的道德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记者 庄云锋;弘扬道德精神 建设美好济南[N];济南日报;2011年
4 北京学者 吴祚来;社会身份无碍道德精神价值体现[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孙宁华;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N];光明日报;2014年
6 徐中华;让道德精神引领社会风向[N];烟台日报;2008年
7 付仕明;新时期教师应具有的道德精神[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魏建 市政协委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上海市曙光学者;研习运用佛教文化道德精神[N];联合时报;2014年
9 李成;“界岭”:当代道德精神的高地[N];华夏时报;2014年
10 陈泽环;21世纪中国需要人文和道德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亚林;道德精神和法律精神的嬗变[D];东南大学;2005年
2 夏燕;道德精神与法律信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刘迅霞;论王符的道德精神[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1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