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研究
本文选题:媒体报道 + 泛道德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某些社会领域确实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媒体本身担负着批判黑暗现实、激浊扬清的社会重任。但是,在一些新闻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时,媒体习惯于站在道德制高点,简单地诉诸道德义愤和情绪化批判,道德评价在报道中超越道德的界限,并被无限拔高。正如过去人们信奉"非马即修"、"姓社姓资"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意识形态的泛化一样,某些媒体以非善即恶的道德标准为信条,对一切社会现象只做道德判断,从而导致道德的泛化。这种泛道德倾向不但使新闻事件得不到客观全面的解读,还会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进入笔者的研究视线。本文在梳理"泛道德"概念的基础上,辨析泛道德的特征:超越了道德的范围和界限;在道德范围内,不区分道德的层次。泛道德的问题主要在于:即道德评价和道德批判的越位和扩张。在审视媒体制造的一次次"道德批判"中,发现道德的越线和扩张会导致如下危害:诱导非理性情绪宣泄,滋生伪善和暴力;腐蚀社会信任,引发更大的道德创伤;报道视角狭隘,遮蔽事件深层次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泛道德倾向、媒体和受众的推波助澜是泛道德发生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主要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媒体报道如何走出泛道德化误区。本文的最终意图是想借助媒体报道中的泛道德倾向这一话题,引发大家思考道德在当下中国法治社会应当如何恰当定位。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contradiction highlights, some social fields do exist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anomie, the media itself bear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riticizing the dark reality and stirring up the society. However, when some news events arouse social concern, the media is used to stand at the height of moral control, simply resort to moral indignation and emotional criticism, and moral evaluation transcends the bounds of morality in the report, and is infinitely elevated. Just as in the past, people believed in the criteria of "non-Ma Jinxiu" and "surnamed social and surnamed assets", which led to the generalization of ideology, some media believed in the moral standard of "good or evil", and made only moral judgments on all social phenomena. This leads to the generalization of morality. This kind of pan-moral tendency not only makes the news events can not be interpreted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but also has a negative demonstration effect on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the audience. Based on the concer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above issues, the pan-moral tendency in media reports has entered the author's research line of sight.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concept of "pan-morality",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n-morality: it transcends the scope and boundary of morality, and within the scope of morality, it does not distinguish the level of morality. Pan-moral problems mainly lie in the offside and expansion of moral evaluation and moral criticism. In examining the "moral criticism" created by the media, it is found that the crossing and expansion of morality will lead to the following harm: inducing irrational emotions to vent, breeding hypocrisy and violence, eroding social trust and causing greater moral trauma; The reporting perspective is narrow and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events are obscured. Pan-moral tendenc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edia and audience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pan-moralit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how to get out of the misconception of media report from the angle of media, audience and society. The ultimate inten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use of the topic of pan-moral tendency in the media report to arouse people to think about how morality should be properly positioned in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ruled by law.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英;永无终结的触犯[J];美术观察;2002年08期
2 周泽雄;文字工作者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7期
3 陈璧生;文明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6期
4 李甘省;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J];才智(人事人才);2004年05期
5 刘晓伟;;一个有序的社会需要有人坚守道德底线[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09期
6 倪宝玲;张辉;;筑牢基本道德底线[J];理论学习;2008年05期
7 莫清秀 ,林建新;守住道德底线做个好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01期
8 ;李央十二剑 金牌高度和道德底线[J];新体育;2005年11期
9 本刊编辑部;时家明;;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J];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2007年01期
10 寒武纪;;道德标准与道德底线[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金焕;;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韦英生;;道德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3 姚祖兴;;共产党员应具备德性、党性、先进性[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4 方新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机制建设论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方建华;;筑永和乐园 促学校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毅;钢贸商的道德底线[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胡印斌;我们时代的道德底线在哪里?[N];常州日报;2007年
3 ;构筑信仰“堤坝”才能维护道德底线[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专栏撰稿人 姚彤;常亮黄灯于心[N];新疆日报(汉);2013年
5 柯观;“技术帝”必须守住道德底线[N];北京科技报;2013年
6 刘晶瑶;“以恶制恶”,只会拉低道德底线[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彭利铭;守住道德底线[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王捷;不让座不开车是有效捍卫道德底线[N];青岛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加强道德建设 培育文明风尚[N];西安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攀 赖雨晨;挑战道德底线是恶俗不是创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孙庆君;五四新文学代表作家的道德与审美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陈玉珠;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林宣均;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参与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林思雨;青少年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夫刚;我国道德刑法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莹;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叶海琳;法律何以维护道德[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谢文燕;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张磊;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朱桐瑶;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88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8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