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孝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02 14:44
【摘要】:孝是一种集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于一体的文化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包含着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教化等廉洁思想。这对我们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廉洁家庭、廉洁政治、廉洁社会和开展廉洁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孝文化为我国廉政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化支撑。
[Abstract]:Filial piety is a kind of cultural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moral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It is an important core cont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ing clean thoughts such as self-cultivation, family unity, governing the country, leveling the world and being civilized.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strengthen self-discipline, build clean family, clean politics, clean society and carry out clean education. Filial piety culture provides irreplaceable cultur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ZH001)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1FDJ004)
【分类号】:B8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J];求是;2012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朱刚;;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精神与时间”之关系的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袁志华;陈虎腾;;文化哲学视域中的企业文化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钟小军;;论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8 熊振均;;马克思的村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强舸;;血缘社会与专制国家:古代中国国家起源的一种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春青;;文学的与历史的:对两种叙事方式之关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杨有贤;;回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特征散论[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程水金;;论《公羊传》的历史褒贬及其文化渐进观[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陈新;;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的时空结构与逻辑演进[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7 易继明;;日耳曼财产法中的团体主义——与罗马财产法的比较及其历史价值[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大陆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江涛;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鑫;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发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磊;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毛泽东与梁漱溟农民观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郭海伟;章学诚历史哲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臧琳琳;马克思“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思想的哲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康俊峰;论常香玉及其豫剧作品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艳君;卢卡奇的合类性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王晓明;画外意,词中情[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昌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价值冲突[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耿雪芹;论苏童小说的放逐母题[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洁君;;对孝文化作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2 徐春燕;;从韩剧看儒家的孝文化[J];寻根;2006年04期

3 ;精心打造“中华孝文化研究”特色栏目[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精心打造“中华孝文化研究”特色栏目[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张曦明;“父母官”:孝文化的特产[J];陕西教育;1999年04期

6 郑智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3年02期

7 邬沧萍;孙鹃娟;;孝文化的新时代涵义[J];群言;2004年02期

8 潘剑锋;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历史作用[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银安;;创新弘扬孝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平;王延东;;浅谈孝文化和家庭美德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蒋晓华;;弘扬孝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宏勋;;建设社会主义新孝文化的建议[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高平;王延东;;浅谈孝文化与家庭美德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5 李守义;;以德治国与弘扬“孝文化”[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6 孟昭彦;;孝文化与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郑英烈;;小康社会孝文化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杨国明;;孝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唐朝材;李志贞;;落实老年法弘扬孝文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董晓芳 吴坚;孝感学院探索特色办学[N];湖北日报;2008年

2 孙学君;孝文化与和谐新农村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当今社会问题的孝文化思考[N];晋中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吴建;孝感学院推出四部孝主文化新著[N];孝感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田寿永 程如进 黄文军;探索孝文化研究和开发创新之路[N];孝感日报;2006年

6 赵万玉;大力弘扬孝文化[N];承德日报;2007年

7 记者 肖国忠 通讯员 荣文库;建议设立“中华慈孝日”[N];光明日报;2009年

8 龚明俊;民间渴望孝文化[N];石家庄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曜;弘扬孝敬文化 推进道德建设[N];温州日报;2008年

10 科研局 董之鹰;孝文化与代际网络关系结构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2 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郭秀娟;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4 伍婷婷;传统孝文化的推行与制度支持[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5 李滢;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当代反思[D];郑州大学;2010年

6 马志勇;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审视[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祯t,

本文编号:215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5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