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诚”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3-31 12:58
【摘要】:“诚”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范畴,从辞源上而言,它始于西周时期,最早是指人们对鬼神的崇拜、虔诚,“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尚书·太甲》)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说文》云:“诚,信也”,从字义上来说,诚即信实无欺,真实无妄,不自欺的意思。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诚”被赋予了诸多涵义,如作为华夏数千年文明长河之源,堪称“弥纶天地之道”的《易经》中便蕴含了丰富的诚信思想。在儒家“诚”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不断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并从自己的理论体系出发,对其作了极具理论特色的阐释,使“诚”的蕴意更加博大精深,除具有日常人伦的道德意义之外,还富有丰富的哲学意义,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如孔子论诚虽未直接言诚,但间接的论述了“诚”的思想;《中庸》也有很大的篇幅都在写“诚”,孟子也把“诚”作为重要的范畴加以阐释。发展到宋代,周敦颐则进一步的提高了“诚”的地位,构成了其“诚”本体论。此外,二程和张载对“诚”也有所发挥。朱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人对“诚”的阐释,构建了自己“诚”的学说,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诚”学体系,并把“诚”抬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诚”是“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即诚就是道或天道。“诚”的学说在朱子哲学思想的体系中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的理论范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仁”、“和”、“信”、“敬”、“义”等哲学范畴共同构成了朱子的心性修养的哲学体系。 朱子的“诚”论,对后世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的影响不仅对于后代学者影响深远,同时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现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仅从儒学角度探讨“诚”学的发展脉络,并以朱熹关于“诚”的学说为基点,深层挖掘朱子“诚”学思想的根源,从源头和整体上清晰呈现朱熹“诚”学的内在涵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本文编号:2609106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群林;;论周敦颐之“诚”[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朱人求;;真德秀对朱子诚学的继承和发展[J];哲学动态;2009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袁立新;《四书》“诚”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运刚;周敦颐诚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汪涛;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鲁君;先秦儒家“信”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刘书正;儒家诚信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于滨;论周敦颐“诚”的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7 孟耕合;北宋《中庸》之“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9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