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人物志》理想人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21:42
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观念。刘劭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在对前人思想继承基础上的一种超越,对后代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魏晋这个思想的转型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该观念的形成及影响很有必要。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该书理想人格的代表为“圣人”,其中有部分学者认为“圣人”就是指理想君主的人格,另外还有认为其理想人格是“英雄”或者“圣人”和“英雄”的结合这两种不同意见。在《人物志》一书中,君子和圣人可统称为“兼德之人”,他们德才兼备,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相结合,是作为统治阶级识人者的象征。与此相对,“兼材之人”指具备卓越才能的被识者,主要指英雄,其次分为器能和国体两类。“兼德之人”与“兼材之人”的任务各有不同,前者知人善任、垂拱而治,后者各司其职,配合君主做具体事情。刘劭的理想人格观念不仅继承先秦两汉哲学家儒道墨法各家思想兼容的理想人格特征,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境界,并且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想人格特色:德才并重,注重具备理想人格者的容貌和言谈。虽然刘劭继承前人的思想信奉元气论和阴阳五行说,重视人才的先天素质。但是在理想人格的成就方面,他并不忽视自身的主观努力因素。并且,刘劭还特别强调客观环境的作用。因为理想人格作为人们最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作为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人物志》产生的环境虽与现代社会有很大不同,但是其中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并不过时。刘劭关于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塑造理论,以及如何很好地解决人自身或者与他人之间矛盾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前人研究状况
1.3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
2.1 刘劭及《人物志》
2.2 思想背景
2.2.1 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2.2.2 儒道墨法各家兼容的理想人格特征
2.3 时代背景
2.3.1 文化背景
2.3.2 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3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类型与特征
3.1 理想人格的类型
3.1.1 兼德之人
3.1.2 兼才之人
3.2 理想人格的特征
3.2.1 融合儒、道、名等各家思想
3.2.2 德才并重
3.2.3 注重容貌和言谈
第4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影响
4.1 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4.1.1 理想人格的形成
4.1.2 理想人格的塑造
4.1.3 理想人格之内容与成就方式的关系
4.2 理想人格的影响和评价
4.2.1 影响
4.2.2 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7606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82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前人研究状况
1.3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思想渊源和时代背景
2.1 刘劭及《人物志》
2.2 思想背景
2.2.1 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2.2.2 儒道墨法各家兼容的理想人格特征
2.3 时代背景
2.3.1 文化背景
2.3.2 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3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类型与特征
3.1 理想人格的类型
3.1.1 兼德之人
3.1.2 兼才之人
3.2 理想人格的特征
3.2.1 融合儒、道、名等各家思想
3.2.2 德才并重
3.2.3 注重容貌和言谈
第4章 《人物志》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影响
4.1 理想人格的形成与塑造
4.1.1 理想人格的形成
4.1.2 理想人格的塑造
4.1.3 理想人格之内容与成就方式的关系
4.2 理想人格的影响和评价
4.2.1 影响
4.2.2 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奇伟;高书文;;人皆可以为尧舜——评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的现实性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长明;柳祥美;曾祥云;;刘劭“辩难”思想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阎世平,董虹凌;刘劭的才德观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郝翠荣,吴沁芳;试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之差异[J];管子学刊;2004年01期
5 张怀承;姚站军;;“内圣外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新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万伟成;;《人物志》与观人诗学批评——论观人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确立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7 秦跃宇;龙延;;综合名实与中庸至德——刘劭儒道兼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尚晓梅;;刘邵的理想人格:英雄和圣人的二重组合[J];南都学坛;2006年02期
9 阎世平;刘劭和谐思想研究[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10 牛伟;;人物品鉴风潮之美学意味初探——从《人物志》谈起[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2867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6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