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发布时间:2021-12-02 05:49
本文以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为中心,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概念的辨析,探寻道德评价及其不对称性的原因(逻辑基础、现实基础),并结合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德性伦理学等学派特点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综合评判,以指导人们规避道德相对主义、绝对主义陷阱,实现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首先,本文第二章《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阐述了何为道德评价、何为不对称性以及何为道德评价不对称性?道德评价研究作为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与研究领域之一,一直以“对”与“错”、“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与争论为中心,围绕着道德评价的对象、标准与方法形成了无数的观点与流派,展开了无尽的思想论战。而从国内伦理学界来看,对道德评价所持的一种代表性观点为,道德评价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标准对自已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的善恶判断和评论,表明褒贬态度”。道德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评价者,即作出道德评价的评价主体;二是评价对象,即接受道德评价的行为和事件;三是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即道德评价如何进行,意为道德评价的依据。而道德评价也具备自身的独特特征:一是主观的普遍性;二是自发性;三是广泛的渗透性。它们直接说明了...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视角、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
第一节 何为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内容
二、道德评价的特征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
第二节 何为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一、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含义及类型
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具体表现
三、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道德评价概念及其不对称性
一、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
二、道德概念“善”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三、道德概念“正当”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 道德判断及其不对称性
一、道德判断的真假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二、道德判断的普遍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三、道德判断的合理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一、道德评价中的推理类型
二、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第四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评价者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评价者道德观的影响
二、评价者评价能力的影响
三、评价者情感的影响
第二节 评价对象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评价对象清晰性的影响
二、评价对象亲疏性的影响
三、评价对象归属性的影响
四、评价对象复杂性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社会风俗、禁忌及戒条的影响
二、社会舆论的影响
三、社会价值标准的影响
四、道德情境的影响
五、道德运气的影响
第五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评判
第一节 重申“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绝不是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节 如何确保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合情、合理性
一、道德评价尺度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二、道德评价方式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三、道德评价结论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评价中的角色绑架[J]. 王建光,王雷雷. 学术探索. 2017(07)
[2]法律道德化,抑或道德法律化[J]. 戴茂堂,左辉. 道德与文明. 2016(02)
[3]如何做出合理的道德评价[J]. 涂江波,戴茂堂. 理论月刊. 2015(06)
[4]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 戴茂堂. 道德与文明. 2011(04)
[5]试论道德评价的嬗变[J]. 葛桦. 教育评论. 2009(03)
[6]试论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根据[J]. 包英杰.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3)
[7]关于道德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8]论道德法律化之误[J]. 戴茂堂. 理论学刊. 2007(12)
[9]论道德评价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邹顺康. 伦理学研究. 2006(06)
[10]浅析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J]. 李西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06(04)
硕士论文
[1]康德道德哲学视野中的道德评价考察[D]. 刘松.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7855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研究视角、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学理解读
第一节 何为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内容
二、道德评价的特征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
第二节 何为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一、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含义及类型
二、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具体表现
三、道德评价不对称性与道德绝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道德评价概念及其不对称性
一、道德概念与道德评价
二、道德概念“善”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三、道德概念“正当”与道德评价的不对称性
第二节 道德判断及其不对称性
一、道德判断的真假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二、道德判断的普遍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三、道德判断的合理性问题及其不对称
第三节 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一、道德评价中的推理类型
二、道德评价中推理的不对称性
第四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评价者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评价者道德观的影响
二、评价者评价能力的影响
三、评价者情感的影响
第二节 评价对象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评价对象清晰性的影响
二、评价对象亲疏性的影响
三、评价对象归属性的影响
四、评价对象复杂性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道德评价不对称性
一、社会风俗、禁忌及戒条的影响
二、社会舆论的影响
三、社会价值标准的影响
四、道德情境的影响
五、道德运气的影响
第五章 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评判
第一节 重申“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绝不是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节 如何确保道德评价不对称性的合情、合理性
一、道德评价尺度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二、道德评价方式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三、道德评价结论合情、合理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评价中的角色绑架[J]. 王建光,王雷雷. 学术探索. 2017(07)
[2]法律道德化,抑或道德法律化[J]. 戴茂堂,左辉. 道德与文明. 2016(02)
[3]如何做出合理的道德评价[J]. 涂江波,戴茂堂. 理论月刊. 2015(06)
[4]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 戴茂堂. 道德与文明. 2011(04)
[5]试论道德评价的嬗变[J]. 葛桦. 教育评论. 2009(03)
[6]试论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根据[J]. 包英杰.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3)
[7]关于道德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丁永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8]论道德法律化之误[J]. 戴茂堂. 理论学刊. 2007(12)
[9]论道德评价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邹顺康. 伦理学研究. 2006(06)
[10]浅析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J]. 李西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06(04)
硕士论文
[1]康德道德哲学视野中的道德评价考察[D]. 刘松.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7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2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