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02 17:27

  本文关键词: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思想 推己及人 天下为公 道德建设


【摘要】:中国儒家从先秦时期就将"修身、齐家、平天下"立为人生格言。基于古为今用的视角,通过研究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探究道德主体,推己及人,上升到天下为公、仁民爱物的伦理高度,并从宏大和精微相互结合的意义上寻找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儒家思想 推己及人 天下为公 道德建设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先秦儒家一直追求内圣外王的至高精神境界,通过《大学》《中庸》等作品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后世儒家的所有学者和思想家无不重视这一道德范畴,将其应用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中,对伦理思想发展,特别是人们进行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以及道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泽应;;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基本价值旨趣和特质探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肖群忠;;论律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方朝晖;;人伦重建是中国文化复兴必由之路[J];文史哲;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伊斯兰伦理文化的比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朱兴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4期

3 刘yN;;先秦儒家伦理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杨军红,陈月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义利观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5 梅良勇,张方玉;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渊源——《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4年02期

6 张征;;“朴”——老子的人性论探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03期

7 杨玉卿;;中国传统夫妻伦理的现代嬗变[J];传承;2008年20期

8 任中杰;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诠释学审视[J];管子学刊;2005年03期

9 姜文明;;冲突中的生命价值观——论嵇康《卜疑》[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5期

10 周立平;;构建支撑和谐社会的新型夫妻关系[J];大庆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婴;;孟子“仁”论的两面性与终极旨归[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雷震;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张英;传统儒家生死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丽娟;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现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毕建志;先秦儒家君子德性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学清;关于和谐社会视域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雅玄;百姓生活中所蕴涵的儒家“孝”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婧瑜;农村灾害救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丰建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伦理困境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8 王莉;维吾尔族传统家庭伦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鞠龙克;荀子天人观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米日班古丽·艾麦提;维吾尔族的传统道德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凯麟;贺才乐;;儒家诚信传统与诚信道德建设[J];湖湘论坛;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朝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慧芳;儒家诚信的内容及其改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翁珠琴;;儒家生死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吉生;;儒家修养理论对我国治国思想的双重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淑春;;论儒家孝道的生理基础与伦理价值[J];前沿;2010年08期

5 赵雅玄;;百姓生活中所蕴涵的儒家“孝”伦理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毛世英;;儒家孝道的感恩精神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易宪容;;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6期

8 夸孔恩 ,海燕;儒家思想与新加坡社会工程[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7期

9 张忠;市场经济与儒家经济伦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彭正穗;儒家经济伦理与中国古代商人精神[J];江汉论坛;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治平;;儒家责己与责人的道德要求[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之一;;儒家思想不是市场经济的绊脚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曹瑛;;儒家孝悌之道对传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江文;;由古文字谈儒家忠孝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周倩;;从义利观念看儒家的经济观[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升平;郑琼现;;儒家义利观内涵辨正[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东方朔;;生态的道德观——儒家与基督教生态伦理的一个宏观比较[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吴硕;;浅论陈衍的儒家思想——读陈衍的《伦理讲义》[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9 陈坚;;“父父子子”——论儒家的纯粹父子关系[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10 汤恩佳;;论儒家诚信道德的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覃俏丽;儒家的义利观及其价值[N];学习时报;2006年

2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董毅然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刘清平:;信奉儒家思想更易滋生腐败?[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曾振宇;儒家“孝”伦理价值观的特点和未来走向[N];济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谢颖;学者热议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实习生 姚好;“仁”:21世纪的重要价值[N];深圳商报;2013年

6 清华大学教授 钱逊;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儒学的价值[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张崇防 董学清;儒家思想:对“失礼”世界的一剂良药?[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王威威;构建“当代新道家”[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磊;儒家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雅玄;百姓生活中所蕴涵的儒家“孝”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爱华;儒家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观基础和现代意义阐释[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钱菁;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山西大学;2009年

5 聂希;夫妇与朋友[D];西北大学;2010年

6 夏天晟;孔门弟子与儒家孝学说的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7 檀茜;道德心灵的外显[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李光杰;唐代家训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于滨;论周敦颐“诚”的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7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