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8 11:06

  本文关键词: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昌大学》 2010年

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

张艳红  

【摘要】:探讨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阐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源起和主要内容,归纳建筑设计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性意象,并透过它们所折射出的人的心理,更好地了解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其次,从古今两个方面例证并剖析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从中探寻它的现代价值。再次,探寻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设计产生影响的原因,梳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如何从约束世人的言行而发展到影响中国的建筑设计方面,并阐明这种影响是从精神观念到物质外化的由内而外的逐渐渗透式模式和层次性过渡。最后,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谈当代建筑设计的伦理性要求、责任化使命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建筑设计的发展融入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应和“文明和谐”的时代发展主题,强调应对其进行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扬。使其在现在及将来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更好的为建筑设计服务,同时净化人的灵魂,为更好更快地共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苏晓毅;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江牧;;设计伦理之道[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3 胡鸿;舒倩;韩宇翃;;设计伦理与当代设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4 武云霞;试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礼乐精神”[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冯霞;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年04期

6 黄珂峰,陈纲伦;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J];华中建筑;2004年04期

7 倪玉湛,杨大禹;人性化设计的求真、向善与至美[J];美与时代;2005年04期

8 李惠锋;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生[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李飞,刘子建;设计中的设计伦理[J];轻工机械;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蓉;科举制对文化教育的激励作用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张阿林;;英汉职业委婉语及相关文化心理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3 刘肖冰;浅谈网页艺术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湘国;;影响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冲突和协调的文化因素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陈东辉;;从韩剧《大长今》的热播看儒家文化的复兴[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6 白天寅;从中西人论的比较考察中华传统健身术的现代社会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何坦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佟玉兰,王志明;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借法自强”的主张及其实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沈光亮;图书馆伦理概念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10 王国强;中国目录学学术批评史论纲[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安全生产理论的道德基础探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菊;;科学自由与道德评价[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磊;;现代家具设计:于传统中创新——“新”系列家具设计有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杨四宝;;科技推动产品设计走向绿色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葛俊杰;;基于产品设计创新理念的概念设计技术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鞠清绘;;可持续发展的家用产品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刘军;;创意产业视野下设计的行为演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李洁;肖著强;;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动画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入公司制团队实训模式的动画艺术教学新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王春生;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安贻;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控加工与可制造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维廉;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王珍喜;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沈继诚;论功能对等原则与汉语广告英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王晞;旅游地社会文化潜移与可持续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茜;跨文化人林语堂[D];外交学院;2001年

6 贾亚男;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唐春艳;孔融研究四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丹;市场文化的兴起与国人现代人格走向[D];湘潭大学;2001年

10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炜,邓梦;传统人文思想与中国古代建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沛林,孙则昕;风水的有机自然观对新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4年05期

3 姚凯,吴鲁平;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观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01期

4 谢建明;论建筑的艺术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冯霞;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年04期

6 杨学礼;人、环境和建筑艺术[J];工业建筑;2002年03期

7 高介华;;孔子与中国建筑文化 在“全国孔子思想评价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讨论会”上的发言[J];华中建筑;1992年04期

8 石孟良,卫军,万敏;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本土语言[J];华中建筑;2003年02期

9 黄珂峰,陈纲伦;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J];华中建筑;2004年04期

10 王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及现代设计[J];山西建筑;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山;王恒茂;;丁力扬: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行为[J];河北画报;2010年01期

2 ;大师张锦秋[J];新西部;2007年08期

3 郑欣;;谈后现代语境下中国建筑艺术传统的传承[J];美术大观;2011年04期

4 吴予;;突围中的中国美术馆建筑[J];大美术;2007年08期

5 易娜;李东;;做一个平实、朴素的建筑师——访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孟建民[J];建筑师;2007年02期

6 杨春凯;;何时天再旦[J];大美术;2006年05期

7 刘德英;;跨越梦想——速写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夏所总建筑师高朝君[J];科学中国人;2008年12期

8 王安安;;由“发展、创造与自我表现”引发的对中国建筑的思考[J];美与时代(上);2010年12期

9 ;设计新闻[J];建筑创作;2008年06期

10 田鹏;;论建筑设计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和谐共生[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军;;中国建筑设计业CAD技术的新选择[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方立新;王琳琳;;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巧妮;张剑;刘福通;;浅谈在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启镔;宋蕾;李萍;宋智勇;王东;;建筑设计中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5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目录(78级—97级)[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6 朱智勇;;计算机应用与建筑设计[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浙江华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彭耀;;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研究——以奥运会场馆为例[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彭耀;;当代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玉明;;建筑设计在环境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单华;[N];建筑时报;2006年

2 王悦;[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记者 张元章;[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何云云;[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亚宏;[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李阿珊;[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李宏;[N];经济日报;2006年

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设计研究所主任建筑师 赵虹;[N];中华建筑报;2005年

10 李佳;[N];中华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大学;2004年

3 张青萍;解读20世纪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4 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赵劲松;建筑的原创与概念的更新[D];天津大学;2005年

6 张威;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蔡洪彬;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红;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朱晓冬;西安地区超级市场布点与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嫦昊;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文化本位特征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梁源;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设计手法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代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玉斌;我国中小型城市综合档案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易金锋;营造景区主题特征的建筑设计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肖文静;冀中南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赵伟;山岳型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籍颖;论仿生元素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8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