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人体形态逻辑研究——兼论形式逻辑的辩证内涵

发布时间:2017-10-13 02:02

  本文关键词:人体形态逻辑研究——兼论形式逻辑的辩证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人体形态 布尔代数 太极代数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组 八卦


【摘要】:将证明形态(形式)逻辑是人体乃至生物形态的自然法则。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根据太极代数提出辩证逻辑组,而太极代数是太极学说与布尔代数相结合的产物。其次,对辩证逻辑组进行辩证性分析,并通过辩证性的交叉否定推出辩证逻辑组。最后,证明经由形式方法和辩证方法导出的辩证逻辑组与人体形态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就证明了(形式)逻辑不乏辩证的内涵,(形式)逻辑不只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还是构造人体乃至生物形态的变化法则。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
【关键词】人体形态 布尔代数 太极代数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组 八卦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形式)逻辑何以是人类乃至生物形态的表现形式问题的开端要从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批评说起。逻辑的基本形式和推理规则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大致完备了,但是,黑格尔批评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逻辑及其推理是关于思维形式的,而没有涉及思维的内容,因此,黑格尔致力于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宋一夫,施德福;论社会结构的对称与非对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美辉;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张晶;技术跨越的理论分析与模式探讨——兼论中国技术跨越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5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忠庚;汉唐佛教与科学[D];山东大学;2005年

8 刘邦凡;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数学[D];南开大学;2004年

9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树桢;实践活动评价论[D];中共中央党校;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肖意贞;社会群体主体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罗卫红;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湘潭大学;2003年

4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德龙;宪法教育简论[D];武汉大学;2004年

6 肖向东;休闲与人的价值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汪浩;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冲突与整合[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夏盛品;图形创意思维训练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9 林龙宗;论法学上“生态人”模式的建构[D];福州大学;2006年

10 陈光军;论研究生道德建设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翊;;邻域语义学[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2 李娜;;认识论模态逻辑E-系统的布尔值模型[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3 李小五;;无穷逻辑简史[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4 李建华;;公理化方法的历史发展[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5 张小燕;耿昭;;“瓦森选择任务实验”所引发的皮亚杰逻辑认知理论的辩护[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李成杰;;模糊逻辑对地产商土地选址KPI因素的分析[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锦文;;一种弗晰逻辑的形式系统[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本文编号:1022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22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