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
本文关键词:论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可能世界 语义学 实在论 跨界同一 跨界识别
【摘要】:20世纪,随着可能世界理论的提出,逻辑学界、哲学界产生了深刻的理论变革,尤其是可能世界语义学创立之后,学者们围绕可能世界的定义问题、可能世界本体论地位问题以及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作为模态逻辑的一个基本概念,可能世界应该有一个完全同一的定义。在仔细考察了学界不同理论观点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可能世界是能够被人们所想象的、任意依附于客观事物的、不违反逻辑规律不发生逻辑矛盾的、抽象存在着的世界。 在可能世界本体论认识问题上,由于语言替代论只是把可能世界作为解决模态逻辑问题的工具使用,,不具有本体论地位。故本文只就模态实在论和温和实在论两种实在论进行了详尽的理论解析,对比和分析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借鉴了“新温和实在论”的理论观点,并论证了其合理性。 在解决个体的跨界识别和同一问题上,模态实在论者以“现实”索引性理论为基础,着重突出了可能世界的实体性地位,这样导致其无法合理地解决个体跨界问题,其仿本理论无论技术上还是哲学直观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缺乏深入解决个体的跨界识别和同一问题的可操作性;温和实论者虽承认跨界个体的存在,但其因果命名的指称理论在解决跨界个体的识别问题上略显牵强,缺乏哲学直观和理论支撑。鉴于二者在解决跨界问题上的分歧和实质认识上的缺陷,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在“现实”世界意义下,用“新温和实在论”的观点统一解释可能世界,正视跨界问题的存在,并合理解决之。 总之,合理地定义可能世界、统一学界在可能世界本体论地位问题上的认识、恰当地解决个体跨界问题,有助于推动模态逻辑的纵深发展和完善,这就是本文学术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可能世界 语义学 实在论 跨界同一 跨界识别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3-14
- 第2章 模态逻辑的现代发展与可能世界14-24
- 2.1 模态逻辑概述14-19
- 2.1.1 模态命题逻辑系统15-17
- 2.1.2 模态谓词逻辑系统17-19
- 2.2 可能世界语义学概述19-23
- 2.2.1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19-20
- 2.2.2 模型框架的理论解析20-22
- 2.2.3 框架结构有效性分析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24-37
- 3.1 可能世界的定义24-27
- 3.2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27-33
- 3.2.1 模态实在论28-30
- 3.2.2 温和实在论30-33
- 3.3 一种新温和实在论的可能世界观33-35
- 3.4 本章小结35-37
- 第4章 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37-48
- 4.1 个体跨界问题的产生37-39
- 4.2 跨界个体的同一性问题39-43
- 4.2.1 跨界个体的同一性问题的产生39-40
- 4.2.2 逻辑学家对跨界个体的同一性的看法40-41
- 4.2.3 新温和实在论对跨界个体的同一性的看法41-43
- 4.3 跨界个体的识别问题43-47
- 4.3.1 温和实在论对跨界个体的识别问题的观点44
- 4.3.2 D.刘易斯的仿本理论44-45
- 4.3.3 新温和实在论对跨界识别问题的看法45-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2-53
- 致谢53-54
- 作者简介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素艳;;浅谈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J];沧桑;2009年01期
2 张力锋;;论可能世界理论新近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冯棉;“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4 李秀敏;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识别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刘又知;可能世界理论及其应用价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6 李秀敏;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两个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刘叶涛;;克里普克跨界识别与跨界同一理论辨析[J];晋阳学刊;2011年01期
8 王永生;;大卫·路易斯论跨界同一[J];理论界;2006年05期
9 刘张华;;从可能世界看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J];理论界;2011年08期
10 吴新民;;论哲学逻辑可能世界理论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国锋;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模态实在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冯立荣;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燕山大学;2009年
4 程平文;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晔
本文编号:1067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6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