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论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

发布时间:2017-10-22 03:17

  本文关键词:论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


  更多相关文章: 归纳的可靠性 科学的客观性 金岳霖


【摘要】: 金岳霖是中国最早系统深入地研究归纳问题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休谟对归纳的怀疑不仅使归纳本身成了问题,而且严重损害了科学知识的本来意义和固有尊严。金岳霖站在为科学辩护的立场上,从逻辑分析方法和哲学认识论方面回答了休谟归纳问题。在怀疑或否定科学的客观性几乎成为时髦的今天,金岳霖对科学无限崇尚的这种坚定信念的确难能可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此外,金岳霖在归纳辩护方案中富于创造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精细和深入,也折射出重大的理论价值。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金岳霖的归纳方案进行客观系统的阐述与评论: 一、金岳霖为归纳辩护的背景——休谟归纳问题。归纳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内容、意义;西方学者对归纳问题的解答都是不成功的,激发了金岳霖对它的研究和思考。 二、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归纳涉及三类问题;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过程;金岳霖对归纳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归纳说不通就是知识说不通,也就是科学说不通。 三、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通过批判休谟对归纳进行辩护;用“理有固然,势无必至”辩护归纳的可靠性和科学的客观性;从逻辑与哲学两方面论证归纳原则的永真性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通过对秩序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说明归纳的可靠性和科学的客观性。 四、评价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理论目的是为科学辩护;把金岳霖的归纳辩护方案与穆勒、罗素、莱欣巴哈的相比较,显示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独特之处,特别是它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提供的更加有力的证明;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贡献与不足;最后,笔者阐述了对归纳问题的几点看法,并高度评价了金岳霖的归纳辩护方案,尤其是他对科学无限崇尚的坚定信念。
【关键词】:归纳的可靠性 科学的客观性 金岳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1-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一章 金岳霖为归纳辩护的背景——休谟归纳问题9-13
  • 1.1 休谟归纳问题的提出9-10
  • 1.2 什么是休谟归纳问题?10-11
  • 1.3 休谟归纳问题的意义及其解答11-13
  • 第二章 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形成及发展13-17
  • 2.1 归纳涉及的三类问题13
  • 2.2 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过程13-15
  • 2.3 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思考15-17
  • 第三章 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17-32
  • 3.1 金岳霖通过批判休谟对归纳进行辩护17-18
  • 3.2 理有固然,势无必至18-19
  • 3.3 归纳原则永真性的类逻辑与哲学的证明19-29
  • 3.3.1 归纳原则的逻辑表述20-21
  • 3.3.2 归纳原则永真性的逻辑与哲学的证明21-29
  • 3.3.2.1 什么是归纳原则的永真性?21-22
  • 3.3.2.2 归纳原则永真性的类逻辑证明22-24
  • 3.3.2.3 归纳原则永真性的哲学证明24-29
  • 3.4 金岳霖对秩序问题的分析与解答29-32
  • 第四章 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评价32-48
  • 4.1 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理论目的32-33
  • 4.2 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历史比较33-36
  • 4.2.1 金岳霖与穆勒关于归纳原则基础的比较33-34
  • 4.2.2 金岳霖与罗素关于归纳原则的比较34-35
  • 4.2.3 金岳霖归纳原则与莱欣巴哈渐进归纳法的比较35-36
  • 4.3 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对解决归纳问题的贡献与不足36-42
  • 4.3.1 归纳原则永真性的意义与不足36-38
  • 4.3.2 “时间打住”这一假设的机智与不足38-39
  • 4.3.3 把归纳原则作为先验原则的贡献与失误39
  • 4.3.4 对归纳原则引入“大概”的贡献与局限39-40
  • 4.3.5 “A—B”为普遍命题的正确性与漏洞40-41
  • 4.3.6 对秩序问题回答的优势与缺陷41
  • 4.3.7 对休谟认识论体系批评的恰当性与局限性41-42
  • 4.3.8 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来看金岳霖归纳辩护方案的贡献与不足42
  • 4.4 归纳问题之我见42-48
  • 4.4.1 归纳的或然性与演绎的必然性42-43
  • 4.4.2 归纳问题在纯逻辑上无解43-44
  • 4.4.3 归纳是知识接受原则,可以增加知识44-45
  • 4.4.4 应该用辩证逻辑思维来看待归纳45-46
  • 4.4.5 归纳具有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必然性46-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详细摘要53-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国文;论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过程[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帅国文;金岳霖归纳理论的历史比较[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庄朝兰;金岳霖对归纳问题的表述和逻辑解决[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4 曹剑波;金岳霖与罗素的归纳思想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5 尹家经;休谟·休谟问题·归纳问题[J];荆州师专学报;1998年06期

6 顿新国;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许占君;休谟归纳问题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张学立;休谟问题解决方案的逻辑哲学解读[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学立;休谟问题的一个特殊解[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铁省林;休谟问题及其效应[J];文史哲;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076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76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a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