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杜国庠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6:42
本文关键词:试析杜国庠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摘要】:杜国庠(1889-1961)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时期著名的学者,学界常称其为“墨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是杜国庠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逻辑史研究状况,全面理解和把握杜国庠的学术研究,以及推进我们对中国名辩学的深入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杜国庠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关于名辩学的研究以及关于因明的研究。在名辩学的研究方面,杜国庠以人物为线索,分别对非墨学派的先秦诸子,包括孔子、宋尹、惠施、庄周、公孙龙、荀子,以及对墨家学派,包括墨子和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进行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杜国庠首先分析“正名的意义”,然后引出名实问题和调整名实关系的重要性。他指出,孔子首提“正名”,其“正名”富有政治色彩。宋尹学派也对“正名”有所研究。作为黄老学派的初期代表,其思想更加注意心理因素的作用。杜国庠认为,惠施和庄周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惠施主张“合同异”,而庄周主张任是非“两行”。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超越前人的有关“名”的构成因素的观点。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辩者,其思想呈现出纯逻辑的色彩。墨子是墨家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对后期墨家有着深远影响的“三表法”。关于后期墨家的名辨思想,杜国庠集中讨论了墨家思想中有关“辩”的理论,包括“辩”的内容、“辩”的目的、作用以及“辩”的方法和步骤等等。此外,杜国庠对《墨经》中的名(概念)、辞(判断)以及法则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在名辩学的研究方面,杜国庠还对几个名辩概念进行了研究。这几个名辩概念分别是:“存”与“藏”、譬喻与连珠,以及“有无”、“同异”和“类”。在对因明的研究方面,杜国庠详细分析了陈那新因明与古因明的区别以及因三相。杜国庠认为因明论式是不同于西方传统逻辑的三段论论式的,因明中包含认识论因素。杜国庠关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名实观为主线作为研究思路;第二,坚持逻辑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原则;第三,提倡“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的研究方法。以上三个方面,一方面形成了杜国庠研究中国逻辑史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他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着力贯彻实施的。杜国庠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中“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以及形式逻辑和因明“只可借镜(鉴),不能用它替代”的思想,对于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崭新局面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杜国庠 名辩 因明 研究方法和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1-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言11-17
- 一、研究对象11-12
- (一)杜国庠简介11
- (二)杜国庠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11-12
- (三)杜国庠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价值12
- 二、研究现状12-15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15-17
- (一)研究方法15
- (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15-17
- 第一章 杜国庠关于非墨学派名辩思想的研究17-37
- 一、杜国庠关于孔子、宋尹学派、惠施、庄周名辩思想的研究17-26
- (一) 孔子的名辩思想17-22
- (二) 宋尹学派的名辩思想22-23
- (三) 惠施、庄周的名辩思想23-26
- 二、杜国庠关于公孙龙和荀子名辩思想的研究26-37
- (一) 公孙龙的名辩思想26-34
- (二) 荀子的名辩思想34-37
- 第二章 杜国庠关于墨家学派名辩思想的研究37-49
- 一、杜国庠关于墨子名辩思想的研究37-39
- (一)“三表法”37-38
- (二) 关于“推”38-39
- 二、杜国庠关于后期墨家名辩思想的研究39-49
- (一) 《墨经》的作者39-41
- (二) 《小取》篇的“辩”41-43
- (三) 关于名43-46
- (四) 关于辞和法46-49
- 第三章 杜国庠关于名辩概念和因明的研究49-57
- 一、杜国庠关于几个名辩概念的研究49-52
- (一)“存”与“藏”49-50
- (二) 譬喻与连珠50-51
- (三)“有无”、“同异”、“类”51-52
- 二、杜国庠关于因明的研究52-57
- (一) 关于因明发展史的分析52-53
- (二) 关于因三相的分析53-54
- (三)关于因明和认识论关系的分析54-57
- 第四章 杜国庠研究中国逻辑史的特点和方法57-63
- 一、以名实观为主线的研究思路57-59
- (一) 以“正名”为源头57
- (二) 以人物思想为布局57-59
- 二、坚持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原则59-60
- 三、倡导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的研究方法60-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晋荣东;;近现代名辩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2 崔清田;;关于中国逻辑史的五个问题[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曾牧野;;深情思念杜国庠同志[J];学术研究;2008年10期
4 周山;绝学的复苏——近现代名家研究概述[J];社会科学;199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月月;章士钊名辩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7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09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