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专栏:编者导语

发布时间:2017-10-29 17:25

  本文关键词: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专栏:编者导语


  更多相关文章: 非形式逻辑 印度逻辑 学科地位 演绎逻辑 批判性思维能力 论证理论 图尔敏 中国逻辑 陈那 佩雷尔曼


【摘要】:正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但作为一思想,逻辑还存在于古印度和古中国。一方面,虽然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绎逻辑或形式逻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逻辑,但亚氏当时提出三段论理论的非形式动机相当清楚,那就是要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论证与论辩。不过,亚氏之后,由于(形式)逻辑学的发展壮大,这一动机逐渐被逻辑学们淡忘了。另一方面,以真实论证为对象的古印度逻辑(因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
【关键词】非形式逻辑;印度逻辑;学科地位;演绎逻辑;批判性思维能力;论证理论;图尔敏;中国逻辑;陈那;佩雷尔曼;
【分类号】:B812.2
【正文快照】: 作为一门学科,逻辑学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确立了逻辑学的学科地位。但作为一思想,逻辑还存在于古印度和古中国。一方面,虽然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绎逻辑或形式逻辑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逻辑,但亚氏当时提出三段论理论的非形式动机相当清楚,那就是要规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利;20世纪非形式逻辑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2年11期

2 杨武金,阎景强;“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及批判性思维”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崔清田;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4 朱京;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与发展[J];哲学动态;2003年10期

5 武宏志,刘春杰;“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武宏志;刘春杰;;“非形式逻辑”诠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杨武金;;论非形式逻辑及其基本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周强;;“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9 安东尼·布莱尔;;非形式逻辑及其早期历史发展(英文)[J];逻辑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梁义民;;一个不固定的指示符:非形式逻辑的学科品性[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明辉;;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及其发展趋势[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日程表[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武宏志;;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相干性[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东尼·布莱尔 拉尔夫·约翰逊 汉斯·汉森 克里斯托弗·廷代尔《非形式逻辑》编辑部,,焦兵/译;《非形式逻辑》杂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熊明辉;逻辑与认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志国;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D];河南大学;2004年

2 廖琳;非形式逻辑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元鹏;非形式逻辑与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学说[D];山西大学;2009年

4 谢耘;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杰;亚里士多德非形式逻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6 洪颖;论辩的逻辑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7 应腾;辩论的逻辑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孙岩;论证评估理论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3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13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a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