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伪主义方法在统计推理中的扩展和运用
本文关键词:证伪主义方法在统计推理中的扩展和运用
【摘要】:国内科学哲学界专注于证伪主义方法在确定性理论范围内的分析,而对其在统计推理中的运用鲜为关注。在科学推理中,证伪主义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归纳意义问题。证伪主义在面对确定性理论时,其本身的反归纳性不能解释许多科学推理中的经典模型;而在统计推理中,以证伪主义为方法论依据的显著性检验模型,又面临归纳显著性的质疑。证伪主义方法可行的修正性进路将是引入"真"的概念及其概率分析。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1-0
【正文快照】: 在科学推理中,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一种处理确定性理论的极具影响力的方法。同逻辑经验主义一样,证伪主义认为观察陈述是评价科学理论的基础,评价科学理论就是找到该理论与观察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方法也主张发现与检验的严格区分,它把科学发现的范围划给心理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立武;;归纳的非概率式辩护及其难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周昌忠;西方归纳哲学五题议[J];哲学研究;1987年12期
3 熊立文;归纳问题[J];哲学动态;1987年08期
4 王瑜卿;科学认识论中的“归纳问题”及其意义[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孙中原;墨家逻辑中的归纳问题[J];哲学研究;1983年08期
6 何向东;;“归纳问题”的逻辑哲学研究述评[J];哲学研究;2005年12期
7 王军风;;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不能成立[J];哲学动态;1989年12期
8 邹成效;归纳合理性:强辩护、弱辩护与反辩护[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李春泰;证伪主义对传统形式逻辑学前提性知识的影响——纪念卡尔·波普尔诞辰100周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小力;休谟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区别[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玉香;;试论归纳问题结论的可靠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曾昭式;;统计推理在公关调查中的应用[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邱仁宗;;论金岳霖先生对归纳问题的解决[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4 邵春林;;金岳霖先生在归纳问题上的贡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5 夏年喜;;试析穆勒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思路[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6 莫绍揆;;归纳逻辑探微[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7 陈晓平;;略论概率与归纳——兼评莫绍揆教授的归纳观[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8 王建芳;;归纳推理与人工智能[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陈晓平;;再论概率与归纳——答莫绍揆教授[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邱玉珍;;波普尔逼真论思想述评[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旭明;论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D];中南大学;2004年
2 庄朝兰;试论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3 郭芸;论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4 岳谦;可证实性的颠覆[D];兰州大学;2007年
5 黄萍;解读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6 杨恒刚;科恩归纳分级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7 张淑稳;休谟问题:金岳霖的解答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陈树桢;“休谟问题”及归纳逻辑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邓伟;金岳霖归纳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9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9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