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藏族量理摄类学证有证无略观

发布时间:2017-11-20 11:36

  本文关键词:藏族量理摄类学证有证无略观


  更多相关文章: 证有 证无 所知 存在 里层


【摘要】:以汉译塞氏·摄类学证有证无品立自宗为切入点,通过追溯其背后理论谱系的同时对于不同摄类义项的分类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而辨证的题解,是在剖析历代藏族量理学家对于“里层”概念的不同态度,认为:该词源自藏族医药理论,而彰显摄义学所摄内容涉猎藏族传统大小五明学科领域,并非单一的《释量论》。随后围绕“有”与“无”是否存在“邻近属概念”等问题而与西方哲学试着进行了比较,进而归纳和分析每一段辩论的外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同时,择其主题和关键词从不同学科层面进行注释和解析,意在表明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强调量识的认知作用和功能,为证悟中观哲学层面的“名言成量”与否的议题而铺好思辨理路。特别在其最为内在的思想理路中抽丝剥茧,寻求摄类学自始至终以“启智觉醒”为终极目标的逻辑源头。这就是属于相属相违体系的“证有证无”,必须独立设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藏语“?*"Y,!"z*"Y,!”,黄明信译为“有与无”[1]386;杨化群译为“了解有、了解无及里层(内涵)”,并将之编入中理路的第二品[2],保持了《饶尔多·摄类学》体例[3];《因明辞典》中译为“了有、了无”[4]。这里的关键词藏语“?*"0”,梵语为“sat”,英译为“existent phenomena”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次欧;论藏传因明摄类学的辩论特点[D];西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7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207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