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康德式谓词观的问题及其解决

发布时间:2018-01-27 00:58

  本文关键词: 谓词 是(存在) 康德 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对"是(存在)"的探究追溯了康德以来的谓词理论,并分析了由康德式谓词观中一个理论缺口所引发的问题。最后,笔者通过对谓词重新分类并对sein的译名、意思、作用三个层次予以总结来解决此问题,从而使其缺口得以修复。
[Abstract]:This paper traces the predicate theory since Kant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 caused by a theoretical gap in Kant's view of predicate. The author reclassifies the predicate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of sein's name, meaning and fun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that the gap can be repair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本文讨论的是谓词理论,而在西方将谓述与存在问题相连似乎已是一种传统———存在问题甚至可被视作谓词分类理论的核心问题。对谓词的划分多与“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有效性问题相互缠绕。康德最先明确区分谓词为真实谓词(real Pradikat)和逻辑谓词(logisches Pradikat),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京;弗雷格思想论析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陈晓平;关于弗雷格的语境分析的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陈晓平;句子的指称与谓词的定义域——对弗雷格意义理论的一些改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戴劲;;存在与谓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贺寿南,潘天群;弗雷格的逻辑观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倪东;人的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7 张继成;;论命题与经验证据和科学证据符合[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8 朱跃;论人的认知与语义的不确定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焦宝乾;分析学还是解释学——法律论证之知识属性辨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10 戴耀晶;汉语否定句的语义确定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4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7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9 陈名财;生态存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2 王汝坤;动画世界——图画、语言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泽;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焱;什么是命题——从两种命题处理方案来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岩峰;“命题”的颠覆与“确定性”的丧失[D];兰州大学;2005年

6 吴怀林;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复杂性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高瞻;论思维实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策;因果性与事实世界[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杨军;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启迪[D];山西大学;2006年

10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和丽;;试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强;杨建梓;;归纳逻辑中的谓词表达式[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陈图云;刘新友;;模糊基数量词初论[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3 张义生;;判断预设的三值处理[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4 熊立文;;芬兰学派的归纳理论[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5 骆风和;;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是否是偷换了概念[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6 王路;;弗雷格论概念和对象[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7 吴炳荣;;熵与概率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袁正校;何向东;;关于真谓词的冗余论的若干问题[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9 鞠实儿;;开放类逻辑的哲学基础——一种非规范三值内涵语义理论[A];开放类逻辑论文集[C];2004年

10 莫绍揆;;金岳霖教授对数理逻辑的贡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亦骅;辩者之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坤如;“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D];武汉大学;2003年

2 秦伟远;塔尔斯基语义图式(T)和“去引号”图式(T)的对比考察[D];西南大学;2007年

3 马微微;从逻辑分析到语言分析:系词新解[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陈珊;核证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孙町;经典语义悖论及其消解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张佳一;名称描述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付瑶;论古德曼反事实条件句难题[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徐彬;奎因逻辑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7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467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