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近代先秦名学研究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发布时间:2018-03-03 12:03

  本文选题:先秦名学 切入点:近代先秦名学研究 出处:《南开学报》200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代先秦名学研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从冲突到融合过程的全息写照,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文化观念与哲学方法的重建,也是实现中西文化交流会通的一个重要媒介。先秦名学对内承接先秦哲学与文化,进而延伸至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对外与西方逻辑对接,进而触及到西方近代哲学与文化,成为连结中西文化的桥梁,也使西方近代文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成为可能,并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哲学与文化的重建。
[Abstract]:The study of modern pre-Qin nominology can be said to be a holographic portrayal of the process from conflict to fu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modern cultur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concepts and philosophical method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dium to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Pre-Qin Nomenclature inherits the Pre-Qi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from the inside, and then extends to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touches on the western mod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by connecting with the western logic. As a bridg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t is possible to infiltrate western modern culture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flue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2JAZJD720018)
【分类号】:B81-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4 张国忠,张树卿;试论多元文化的理念与先进文化的内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郭建宁;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郭磊;“和而不同”与“文明冲突”[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逄增玉,胡玉伟;进化论的理论预设与胡适的文学史重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仲崇玉,刘惠娟;安乐死的人格权解读——亦谈安乐死的合法化问题[J];东方论坛;2003年04期

10 曾祥云;“名学”辨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逻辑——从冯友兰中西逻辑观看逻辑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世清;;“天人合一”与对称哲学——从冯友兰中西哲学观看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A];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冯友兰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岚;张心(氵山一王攵)与《伪书通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旭;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陈转青;试论沈有鼎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焦志伟;决策过程中的逻辑应用[D];河南大学;2003年

7 林孝f,

本文编号:1560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60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