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存在问题的逻辑语言维度

发布时间:2018-03-18 08:08

  本文选题:存在 切入点:谓词 出处:《现代哲学》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存在问题在分析哲学的背景下取得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在“何谓存在”问题上,围绕“存在”是不是个体的属性从而是不是逻辑谓词的争论呈现出三派观点:弗雷格、罗素等从一阶逻辑出发,认为“存在”不是逻辑谓词,而是量词;皮尔士、斯特劳森等结合精致的自然语言分析,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达了个体的属性,是一种特殊的谓词;自由逻辑学家则从自由逻辑的角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在“何物存在”问题上,蒯因“存在就是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标准机智地揭示了存在问题的语言学实质。可以说,利用一阶逻辑解释存在问题的方法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将弗雷格、罗素的一阶语言扩展到高阶语言,则既能与蒯因的理论连贯一致,又能避免无谓的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existential problems have made intensiv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existence", there are three views on whether "being" is an attribute of an individual and thus is a logical predicate: Frege. Russell et al, starting from first-order logic, think that "existence" is not a logical predicate, but a quantifier; Pearce, Strausen and others, combining with delicate 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think that "being" expresses the attributes of an individual under certa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Is a special predicate; a liberal logician gives a definite answ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ree logic. Quine's ontological commitment standard, "existence is the value of constrained variables," cleverly reveals the linguistic nature of the existential problem.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ethod of explaining the existence of a problem by first-order logic is more successful. When Russell's first-order language extends to higher-order languages, it can be consistent with Quine's theory and avoid pointles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系 南开大学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02JAZJD720018)。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平;关于存在问题[J];哲学研究;199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夏水;;数学观对数学及其教育的影响[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2 王晓;;走出困境:法律论证的认识论再思考[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3 许占君;虚概念的“真假”问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尚东涛;论中介的关系实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江怡;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的指称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梁义民;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聂大海,吕蓓蓓;论语言意义的基本理念[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8 张力锋;专名指称理论:历史、现状及反思[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钱兆华;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10 王占洲;“社会危险性”证明标准的应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2 杨波;法律事实建构论[D];吉林大学;2007年

3 安洋;俄汉语句子的情景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5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梁芳;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现代汉语渐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车峰;试论罗素摹状词理论及其对语言哲学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3 刘伟伟;克里普克语义学及其指称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赵瑞林;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解析[D];山西大学;2007年

5 颜中军;弗雷格疑难与认知价值差异[D];湘潭大学;2007年

6 赵伟;波普尔“逼真性”科学真理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郭芸;论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宁宁;指称论的历史发展与解读[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刘德兵;论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同一性问题[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周冬根;作为科学重要品格和本性的有限性[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q;哲学信息论要略[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2 杨祯钦;价值论刍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3 张洪德;;一阶微分方程奇解的存在性及其求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4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 总目次 1991年[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5 丁立群;人的可能性:存在与超越──雅斯贝尔斯“大全”论[J];求是学刊;1992年03期

6 吴炫;非存在性意义及其消解——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局限[J];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7 刘斌;高阶中立型方程正解的存在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8 黄南京;一类非线性二阶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非振动解的存在性定理[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9 郝云峰,徐中海;一类微分差分方程组周期解的存在性及个数的估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邓力平;艺术的存在性[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定华;;编辑信息原理[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李世愚;陈运泰;;分形断层的隧道效应和平面内剪切断层的跨音速破裂[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冷冉;;公孙龙的《白马论》和《指物论》——为公孙龙翻案[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郭开仲;;模糊错误二类3矩阵方程实解的存在性及其解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5 余仲建;龙义成;;新型高分子多孔小球的研究[A];天津市第五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7年

6 陈斌;;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中的复合机制建模——AGE建模方法:理论模型[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西广成;;联想记忆的一种随机理论[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岳晓宁;荆海英;;食饵两种群第三类功能性反应系统的分析与控制[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刘纪芹;周鸿兴;;半线性抛物型边界控制系统最优控制的存在性[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宋德功;朱广田;;核反应堆截面最佳设计的存在性[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建辉 肖建芳;谈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N];兵团日报(汉);2000年

2 徐倩;性生活不和谐可致不孕[N];广东科技报;2000年

3 范素;现代、悖论与公民乌托邦[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记者 杨荔雯;解一个数学难题获百万美元[N];文汇报;2000年

5 孟凡春 孙沂光;临沂市世行贷款项目审计方法新效果好[N];中国审计报;2001年

6 ;女性就业仍面临挑战[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肖洁;我国女物理学家为何越来越少[N];科学时报;2001年

8 崔野韩 陈如明 李昌健;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查制度(下)[N];农民日报;2001年

9 孔繁军;生殖技术与传统观念的碰撞[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马晓年;女性的性功能障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球;几类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D];湖南大学;2001年

2 刘斌;时滞微分方程周期解与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李栋龙;三维Ginzburg Landau方程的动力学行为[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4 王为民;二阶Hamilton系统与二阶常微分方程同宿轨道的存在性[D];浙江大学;2002年

5 王立娟;F-映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剑文;非定常边界层问题整体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D];厦门大学;2004年

7 周进;两类重要非线性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3年

8 张玉成;关于集值映射不变测度的存在性与遍历性[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泽军;二维轴对称活塞问题激波解的存在性[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蒋海军;非自治时滞神经网络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勇;一类趋化性生物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乔宗敏;树映射若干动力性质研究及一类概周期微分方程概周期解的存在性[D];安徽大学;2001年

3 唐仲伟;一类二阶拟线性椭圆型方程爆炸解的存在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丕功;一类非线性双重退化抛物方程的Dirichlet问题[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治刚;一类非线性退化方程的最优控制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谢峰;不动点原理在奇摄动问题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7 傅湘陵;差分方程周期解的理论和应用[D];湖南大学;2002年

8 张建明;一类反应扩散方程波前解的存在性[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9 赵彤;关于四点连通图的图设计[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邢秀侠;一类粘性平衡律方程行波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28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28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