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从因果性到空间关系

发布时间:2018-10-23 17:05
【摘要】:早期认知心理学倾向于接受传统逻辑学的观点,认为归纳推理起源于因果性。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因果性起源于人对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指出,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关系可以还原为空间关系。于是,在追溯归纳推理基础心理机制的道路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线索:归纳推理源于对因果性的认识,因果性起源于时间关系,而时间关系又是空间关系的衍生,因此,归纳推理起源于对空间关系的认识。
[Abstract]:Early cognitive psychology tended to accept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logic that inductive reasoning originated from causality. In recent years,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have shown that causality originate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this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ime relationship can be reduced to a spatial relationship in general. Thus, on the way of trac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inductive reasoning, there appears a clue: inductive reasoning originate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causality, and causality originates from temporal relationship, which is the deriva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Inductive reasoning originate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spati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72000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BA050049)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A0411)
【分类号】:B81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柯华庆;;科斯命题的逻辑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王大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恒威;;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8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佳;诗为能言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尚伟伟;马克思自由观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平;;关于归纳法的合理性问题——康德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及其改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02期

2 邓生庆;归纳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4期

3 邹明灼;何向东;;论认知活动中归纳推理对相似性的把握[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4 邱玉辉;张庆林;;归纳推理的信息加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5 陈晓平;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特征[J];思维与智慧;1994年06期

6 梁庆寅,王廷利;演绎框架下实现归纳推理的一种设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7 铁省林;论莱欣巴哈关于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6期

8 倪荫林;两个必然性辨异[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9 熊立文;认知逻辑——对休谟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10 陈安涛,李红;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炜;邢春晓;潘泉;;因果不完备条件下的数据挖掘算法[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2 秦化淑;;一类非因果性系统的最优控制[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于明晟;;归纳推理置信度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壬延锋;;因果性、魏玛文化、与量子力学——析保罗·福曼的科学社会史思想[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燕;舒华;周晓林;郑先隽;;汉语动词隐含因果性对代词加工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王延锋;;因果性、魏玛文化、与量子力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经典个案研究[A];全国中青年学者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建芳;;归纳推理与人工智能[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8 张双桥;;从语文课堂惯用语“由于时间关系”说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张双桥;;从语文课堂惯用语“由于时间关系”说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10 曹子方;李燕;;儿童对生物和非生物对象在不同类别水平上的归纳推理作业的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鹏;归纳是科学的 科学不是绝对的[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太原师范学院 王尚义 张慧芝;科学研究解决流域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3 唐文明(清华大学哲学系);当代法国哲学:差异与自由[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张扬;专做复牌G股[N];证券时报;2006年

5 大方县达溪镇大弯小学 徐祖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N];毕节日报;2010年

6 瑶瑶;胶印机的时间关系及其调节[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顾志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8 袁东邋沈飞昊;多元世界,宽容是最基本底色[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柳延延;别把生活概念化[N];解放日报;2009年

10 周原(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生);东海西海,,心同理同?[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继华;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吴志远;南希·卡特赖特的科学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3年

5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李富洪;归纳推理的假设过程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7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淑斌;文本阅读中因果性预期推理构建过程的实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琛;土流变性质研究与滑坡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静;对归纳推理贝叶斯模型的检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开娟;主题关系对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及眼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安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富洪;不同知觉信息在幼儿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秦嘉澜;数列归纳的神经机制探索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黄树香;类别归纳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欧阳含璐;儿童与成人数字推理的电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贺寿南;互动中的理性人的归纳推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郑巧;原因特征和结果特征在儿童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卢天玲;语言标签在6~9岁儿童特殊归纳推理中的作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89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289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