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互动中的理性人的归纳推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1 15:02
【摘要】: 博弈逻辑是随着博弈论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属于行动逻辑。博弈逻辑研究理性人在互动中的推理问题。博弈逻辑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这两种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活中存在与酒吧问题结构相一致的许多事例,即通过归纳分析过去的历史来预测未来;从原则上讲,人类的集体行动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在某些假定的条件下,某种集体行动是可预测的,我们可通过不断归纳学习过去或别人的经验,有效地制定出未来的设计方案;在互动的人群的博弈中,由于总是存在某些公共知识,通过若干次博弈,总是有可能达到策略均衡,因此归纳推理总是合理的。
[Abstract]:Game logic is a new discipline form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ame theory. It belongs to action logic. Game logic studies the reasoning of rational people in interaction. Game logic is divided into deductive reasoning and inductive reasoning, the two kinds of reasoning are related and different, there are many cases in life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ructure of bar problems, that is to say, by inducting and analyzing the past histor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n principle, the collective action of mankind is unpredictable, but under certain hypothetical conditions, a collective action is predictable, and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or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s through constant induction. Make out the design plan of the future effectively; In the game of interactive crowd, because there is always some public knowledge, through several games, it is always possible to achieve strategic equilibrium, so inductive reasoning is always reasonable.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明灼;何向东;;论认知活动中归纳推理对相似性的把握[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2 贺寿南;博弈逻辑中归纳合理性问题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邱玉辉;张庆林;;归纳推理的信息加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陈晓平;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特征[J];思维与智慧;1994年06期

5 梁庆寅,王廷利;演绎框架下实现归纳推理的一种设想[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6 铁省林;论莱欣巴哈关于归纳问题的解决方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6期

7 倪荫林;两个必然性辨异[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8 熊立文;认知逻辑——对休谟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02期

9 陈安涛,李红;儿童归纳推理基础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彭华茂,申继亮,王大华;工作记忆容量和加工速度在归纳推理能力老化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明晟;;归纳推理置信度分析[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王建芳;;归纳推理与人工智能[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曹子方;李燕;;儿童对生物和非生物对象在不同类别水平上的归纳推理作业的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李丽;;高中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1-2第二章第一节 归纳与类比(第一课时:归纳推理)[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贺寿南;;博弈视野中的逻辑推理问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莫绍揆;;归纳推理的形式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7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诚;莫雷;钟罗金;;特征相似性、类别标签与因果关系在归纳推理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总宽;;认知型归纳逻辑系统[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10 荣立武;孙明湘;;休谟的困境[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鹏;归纳是科学的 科学不是绝对的[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张扬;专做复牌G股[N];证券时报;2006年

3 大方县达溪镇大弯小学 徐祖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N];毕节日报;2010年

4 顾志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5 袁东邋沈飞昊;多元世界,宽容是最基本底色[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哲学解读:文化·科学·中医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 平国良;审判中的法律推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美国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黄全愈;从数学教育看美国如何培养智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阴家华邋张铭训;案例指导制度的减负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杨再纲;中医辨证研究思路之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继华;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李富洪;归纳推理的假设过程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蔡建娜;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温州模式与发展转型[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史亮;高中归纳课程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毅;“逆临床思维”的理论探讨及在发现病原生物性疾病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余卫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分析与评价[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杨彦;基于博弈论的考虑输电网络约束电力市场均衡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寿南;互动中的理性人的归纳推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尹静;对归纳推理贝叶斯模型的检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开娟;主题关系对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及眼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安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富洪;不同知觉信息在幼儿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秦嘉澜;数列归纳的神经机制探索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黄树香;类别归纳的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欧阳含璐;儿童与成人数字推理的电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郑巧;原因特征和结果特征在儿童归纳推理中的相对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卢天玲;语言标签在6~9岁儿童特殊归纳推理中的作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4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304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