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论近代归纳逻辑的经验主义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12 04:13
【摘要】:在弗朗西斯·培根之前,有关归纳方法和归纳逻辑的研究,已经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来自阿拉伯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注重观察与实验的科学,为这种归纳方法和归纳逻辑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素材和较为坚实的认识论基础。其中,宗教哲学和世俗哲学有关"真主"或事物存在的本体论论证为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自然神论或现象学意义上的前提;具有感觉主义倾向的认识论则寻找到一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路径;而"共相"问题的讨论和"第二意念说"的提出,更达成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合的有益尝试,为归纳方法的"提纯"或"形式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Abstract]:Before Francis Bacon, a great deal of work had been done on inductive methods and inductive logic, in particular the empiricist philosophy from the Arab world and the science of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t provides useful ideological material and a solid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is inductive method and inductive logic. Among them, the ontological argument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God" or things in religious philosophy and secular philosophy provides a premise for the occurrence of cognitive activities in the sense of natural deity or phenomenology. The epistemology, which has the tendency of sensationalism, has found a way of "from special to general".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mmon phase" and the proposal of "the second idea" have made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combine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and have made a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purification" or "formalization" of the inductive method.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B81-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振中;阿拉伯逻辑学[J];回族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跃庆;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试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2 吴质富;有关“人性”与“共同人性”的几个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刘华杰;“反科学”种种:一种语义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魏国英;女性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张晔;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谈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与华兹华斯自然诗[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6 郑元景,余章宝;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7 刘建军,刘雪峰;《鲁滨逊漂流记》艺术世界的象征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崔伟奇;论“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兼析“科学传统与人文传统”的辩证统一[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10 邱志涛;科学技术在包装设计学科中的渗透及互动性作用[J];包装工程;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春美;基因不能做什么——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7 马传兵;经济全球化与无形资本扩张[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9 薄贵利;中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雷瑞鹏;科学革命的新诠释——论中国17、18世纪的科学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卫军;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D];河南大学;2002年

6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孝伟;人才视野中的科学技术[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8 谢清果;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红梅;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昊;上帝观念在波义耳科学思想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平;谈谈卡尔纳普的归纳逻辑[J];哲学研究;1983年11期

2 谢俊丽;现代归纳逻辑的知识创新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7期

3 陈克艰;关于归纳逻辑的协调性和恰当性问题——评波普尔反归纳逻辑的一个著名论点[J];哲学研究;1985年02期

4 熊立文;归纳逻辑的现代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刘邦凡;论现代归纳逻辑的科学认知功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08期

6 黄伟力;;80年代我国归纳逻辑研究概况[J];哲学动态;1990年04期

7 陈燕丽,蔡乾和;浅谈传统归纳逻辑和现代归纳逻辑[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8 顿新国;;当代归纳逻辑的本体问题[J];哲学动态;2010年01期

9 刘建平;刘燕飞;;“归纳问题”探析——问题的提出、内涵演变及理论价值[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任晓明;李章吕;程献礼;;中国当代归纳逻辑研究概况[J];逻辑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书讯[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2 黄志强;杨建梓;;归纳逻辑中的谓词表达式[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江天骥;;归纳逻辑的新进展[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4 陈晓平;;再论概率与归纳——答莫绍揆教授[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李小五;;系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评陈晓平的《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任晓明;;勃克斯归纳逻辑与科恩归纳逻辑之比较[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葛力;;培根的归纳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8 李小五;;逻辑教学现代化的一次尝试——《新逻辑教程》评介[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9 沈玉梅;;对初始归纳概率本性的探讨[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10 莫绍揆;;归纳逻辑探微[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波;人工智能 当代逻辑发展的动力[N];光明日报;2000年

2 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3 沈跃春;现代逻辑学及其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4 辛望旦;悖论的意义与理性形式的演化[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沈荣兴 王文东;推进中国逻辑科学与国际接轨[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林可济;从西方思路到中国韵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继华;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昊;归纳逻辑或然性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亮;卡尔纳普归纳逻辑及其认知意义[D];山西大学;2010年

3 张淑芳;休谟问题与归纳逻辑辩护[D];燕山大学;2012年

4 李铁;也析科恩的否定原理及其尝试性修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力超;逻辑视野内的因果关系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陈树桢;“休谟问题”及归纳逻辑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连英;从实践必然性看归纳逻辑的合理性[D];山西大学;2008年

8 吴迪;归纳接受理论的比较分析[D];燕山大学;2009年

9 王飞;归纳法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孟坦;奎因逻辑真理学说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3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373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