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论波爱修斯与古代逻辑

发布时间:2019-05-06 14:42
【摘要】:波爱修斯是古代逻辑向中世纪逻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翻译和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探讨了波菲利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对假言命题和假言三段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斯多亚学派之后重新奠定了命题逻辑在整个逻辑学说中应有的地位。波爱修斯的逻辑理论是中世纪逻辑学进步的主要源泉。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会与城邦气象[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2 王天成;先验逻辑与直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3 袁正校;;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周德义;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梁兴国;简论社会控制与司法行政的社会作用[J];中国司法;2005年11期

6 李安;;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康宗基;法、法治、法治政府范畴的广义性简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殷啸虎,朱应平;论消极法治和积极法治的互动与平衡[J];法学评论;2003年01期

9 程仲棠;一个古典的自然推理系统——论斯多葛命题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10 陈永森;;公私观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海星;普遍的人权与人权的普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占茂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王永强;理性文明的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2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阶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贾国恒;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6 龙小素;论检察权的定位与行使[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唐宇光;当代西方法律理性的嬗变及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卫伟;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和平;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的价值指向[D];华侨大学;2004年

10 侯占香;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与语言的渊源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振环;;关于公孙龙子的逻辑思想在我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中的地位[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2 袁正校;张忠义;;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3 汪奠基;;先秦逻辑思想的重要贡献[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周云之;;“名辩学”之名的由来及其约定俗成过程[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汪奠基;;老子朴素辩证观念的逻辑思想——无名论[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6 汪奠基;;丰富的中国逻辑思想遗产[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7 汪奠基;;略谈中国古代“推类”与“连珠式"[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8 张家龙;;论《墨经》中“侔”式推理的有效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杨百顺;;印度逻辑论式的演变及其与西方推论式略比[A];因明研究[C];1990年

10 李先q;;名辩学、逻辑学与符号学[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发海;中西古代逻辑的个性差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秦楠;古代逻辑中的悖论思想[D];燕山大学;2010年

3 张蕴;墨家推类学说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李勇;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7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