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或”的用法与它的“肢”的内容──判定“蕴涵关系”的新方法

发布时间:2019-10-12 21:16
【摘要】:“或”的用法与它的“肢”的内容──判定“蕴涵关系”的新方法(香港)黄展骥一、评《逻辑》课本1.我们每天都用上“或”无论在日常生活或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用上“或”一词,用以传知达意和作出种种推理。许多时候的传知达意是成功的,推理是正确的,但也有失败和不...
【分类号】:B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兴伟;Have作为使役动词的用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的、地、得”的用法[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2期

3 刘月辉;“一(壹)”的用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务群;英语连词and的一些用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5 钱宁;读者的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年04期

6 李慰萱;漫谈连词BECAUSE,AS,SINCE,FOR的用法[J];现代外语;1980年03期

7 何兆熊;略谈句首and的几种用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8 冯晓文;独立句子中动词时间形式的相对用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S1期

9 程仲棠;充足理由律的客观性质与悠久历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鹏翔;动词do的基本词义和用法[J];中国医刊;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语文词典释义中的“等”字用法[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2 姜治文;文军;;设置词典课,加强对词典用法的指导[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3 郭春香;徐红;;СТОЛЬКО…,СКОЛЬКО…及其类似结构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雨贤;;铃木朗语法初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尹仙花;李凤阁;;关于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卢润祥;;例证十要[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8 杨慕;;浅谈词语解释[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米凯乐;;中文逗号用法与汉语阅读教学[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10 赞井唯允;;日汉指示代词用法的对比[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鹃 通讯员 王永庆;空气监测不留空白[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潇雨;《农民实用法律政策手册》出版[N];兵团日报(汉);2000年

3 赵冬尚;中药水剂包装膜试制成功[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郑咸雅;中国结 复古的风雅潮[N];中国纺织报;2000年

6 吕保民;百叶窗帘柜热窗外[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轻舟;轻松愉快学标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副主任医师 梁兆松;“僵蚕全蝎散”治疗慢性咽炎[N];中国老年报;2000年

9 ;韩国实行医药分离制[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小茹;网页制作FLASH的用法[N];福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宏;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安春;“一个”的用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赖积船;《论语》与其汉魏注中的常用词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马书红;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李爱红;《盐铁论》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路广;《法言》词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谢朝德;次序统计量和多维伯努利随机向量的相依结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DAO THI HA NINH(陶氏河宁);对N/NP+L中L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2 来德强;“哪儿”的非疑问用法[D];河南大学;2001年

3 韩淑华;汉语的“什么”与英语的“what”[D];延边大学;2001年

4 王洪凤;语言交际和语言的互动性用法[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李琦;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6 伍文英;“有+VP”格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进;英语否定逻辑作用词(NOT)和歧义的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8 肖瑜;上古至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锐;“挂靠”企业的历史和语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朱云汉;介词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隐喻视角下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8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548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