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悖论及其可消解性

发布时间:2019-10-14 00:48
【摘要】:悖论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广为关注的现象,其魅力就在于其不可消解性。尽管许多哲人如罗素、蒯因、塔斯基以及克里普特等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悖论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完全解决。本文从逻辑角度论证了悖论的成因及其可消解性,指出悖论问题实质是逻辑问题,只有克服了传统逻辑中的过于形式化和绝对化,同时引入语境概念,悖论问题方能得到最终消解。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杨先顺;语用否定的逻辑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胡萍英;;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锦;;语义学之刺及其解决方案[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5 徐秀芝;试论修辞中的远程比喻[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吴宪忠;朱锋颖;;隐喻理论多维思考[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7 徐劲松;;弗雷格·索绪尔·函式[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8 王栩;;政治文章翻译的起始规范——对程镇球政治文献翻译理论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张慧瑜;;从符号中拯救历史——对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种读解[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3期

10 任公伟;语言与思想的一致性——邓小平语言风格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青春;涵义与指称理论的逻辑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丁炜;全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晓芳;张斌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淑珍;西方英语写作学的元学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曹火群;题元角色:句法—语义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侯涛;语言顺应与戏剧文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廖光蓉;概念形式表征与语义变化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罗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频;再论语言、心智和实在三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陈正敏;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劲;自然语言否定的逻辑思考[D];湘潭大学;2009年

2 陈娜;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蔡花子;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对比[D];延边大学;2009年

4 邓宇;浅论韩少功的小说诗学观[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5 邓超;论“文化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张晓华;斯特劳森《分析与形而上学》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玲;知识产权法律文本中的语言模糊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金普;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常伟民;“和谐世界”概念正论[D];外交学院;2009年

10 安从强;现代公文中表范围的模糊词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冯光武;模糊限制语与交际目的[J];福建外语;1999年04期

3 苗东升;全方位地探讨模糊语义问题——评《模糊语义学》[J];福建外语;1999年04期

4 文旭;语义模糊的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1999年02期

5 吴世雄;关于“外来概念词”和“外来影响词”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3期

6 杨先顺;语用推理的定义、种类和模式──语用推理系列研究之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7 ;《外语学刊》稿件要求及规格[J];外语学刊;1984年02期

8 吴涌涛;模糊理论的若干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9 梁锦祥;元语言否定的否定对象[J];外语学刊;2000年03期

10 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派克 ,霄鸿;分解悲剧悖论[J];文艺研究;1991年03期

2 何文华;悖论·理性冲突·思维方式的度[J];求索;1987年01期

3 钟华;源于“人生悖论情结”的艺术(上)[J];文艺评论;1990年04期

4 沙青;解释悖论的两类不同方案——悖论漫谈之三[J];思维与智慧;1994年04期

5 沈跃春;悖论与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胡友静;矛盾、悖论是如何产生的[J];岭南学刊;2005年02期

7 马佩,李振江;《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J];中州学刊;1994年01期

8 墨笛;悖论浅说[J];百科知识;1997年12期

9 沈跃春;现代悖论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沙青;探索者足迹的透视与反思——《科学的难题——悖论》评介[J];哲学动态;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展骥;;略评弗兰克尔、森斯伯里的“定义”——悖论“狭义”被曲解为“广义”[A];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沈跃春;;略论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敏;;社会文化工作当今悖论(论文)[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4 徐晟;;伦理学及其方法——兼及作者的悖论[A];“法国哲学的现在与未来”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傅文青;李茹;;“积分悖论疗法”的操作程序与临床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晏辉;;科学发展观:悖论与出路[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沈跃春;;论悖论与诡辩——兼评逻辑界部分学者的悖论观[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8 杨新华;;一个初步研究提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展骥;;评析马佩教授的“悖论”——澄清误解,实质颇同![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马佩;;关于悖论的几个问题[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错刀;《企业方法》的两个悖论[N];市场报;2000年

2 宋瑞;旅游的悖论[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喻中;法律中的悖论[N];检察日报;2004年

4 德国经济研究所能源部主任 克劳迪娅·凯姆弗特 于欢 编译;“绿色悖论”子虚乌有[N];中国能源报;2009年

5 熊川;电信悖论[N];河南日报;2000年

6 刘韬;培训的悖论[N];上海金融报;2002年

7 温宪;实力的悖论[N];人民日报;2003年

8 李红艳;关于另类的悖论与思考[N];北京日报;2004年

9 周姝;房价:悖论与选择[N];上海金融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黄海;煤电价格割裂背后的经济悖论[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翔;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东;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更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陈增明;群决策环境下证据理论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阮德信;亚企业家论[D];四川大学;2004年

8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吴国宏;蕴涵概念内隐获得与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忠超;无法走出的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道正;被磨平的硬币[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卢锦萍;救赎姿态与悖论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莉敏;悖论与数理逻辑的发展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4 王新伟;基于多智能体的动态路由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5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友利;论康普生儿女们的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慧馨;约翰·邓恩《歌与短歌集》中的悖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洪强;析佩拉的科学修辞学战略[D];山西大学;2004年

9 蒋正峰;逆向归纳悖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翠霞;“社会资本”究竟怎么了?[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48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548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