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观的逻辑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7 11:06
本文采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探讨儒家天人观的起源,对儒家天人观在先秦、汉代、宋明三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进行考察。儒家天人观起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神人交通”观念。孔子天人观是对“神人交通”观念的人文主义突破,《易传》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对孔子人文主义的天人观和老子自然主义的天人观进行综合和提升。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先秦各家天人观进行深刻地批判和总结。汉代儒家天人观主要以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为代表,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与政治大一统有着密切关系。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明理学家普遍从本体论角度阐述天人关系,将儒家天人观发展到新的理论水平。宋明理学家普遍从天人合一角度发展儒家天人观,而王夫之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理学家天人观进行最后的总结,成为儒家天人观的最高理论成果。儒家天人观中的天人相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反,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从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两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儒家天人观逻辑进程的考察,可以揭示出在儒家天人观的发展中起着深刻影响的不是天与人的内在矛盾。相反,现实政治和伦理的需要才是推动儒家天人观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儒家天人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神人交通
二、先秦道家与儒家的天人观
1、老子天人观的自然主义突破
2、孔子天人观的人文主义突破
3、《易传》对老子与孔子天人观的综合与提升
4、荀子对先秦天人观的总结
三、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1、董仲舒天人感应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2、董仲舒天人感应与政治大一统的关系
四、宋明理学的天人观
1、张载“天人合一”命题的提出
2、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
3、朱熹、陆王“天人合一”思想对二程的继承和发展
4、王夫之对宋明理学天人观的总结
五、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从思想内涵上看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从思维方式上看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J]. 龚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2]论“天人合一”[J]. 汤一介. 中国哲学史. 2005(02)
[3]中国古代天人之论真能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危机吗?[J]. 杨庆中. 河北学刊. 2004(05)
[4]论王夫之的“天人之学”[J]. 刘兴邦. 船山学刊. 2003(04)
[5]孟子天人合一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J]. 杨泽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01(04)
[6]“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 侯宏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7]试论“天人合一”[J]. 任继愈.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01)
[8]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J]. 高晨阳. 哲学研究. 1995(06)
[9]秦汉医学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J]. 李宗桂,格日乐. 哲学研究. 1987(09)
[10]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 张岱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1)
本文编号:316335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儒家天人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神人交通
二、先秦道家与儒家的天人观
1、老子天人观的自然主义突破
2、孔子天人观的人文主义突破
3、《易传》对老子与孔子天人观的综合与提升
4、荀子对先秦天人观的总结
三、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1、董仲舒天人感应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2、董仲舒天人感应与政治大一统的关系
四、宋明理学的天人观
1、张载“天人合一”命题的提出
2、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
3、朱熹、陆王“天人合一”思想对二程的继承和发展
4、王夫之对宋明理学天人观的总结
五、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从思想内涵上看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从思维方式上看儒家天人观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J]. 龚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2]论“天人合一”[J]. 汤一介. 中国哲学史. 2005(02)
[3]中国古代天人之论真能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危机吗?[J]. 杨庆中. 河北学刊. 2004(05)
[4]论王夫之的“天人之学”[J]. 刘兴邦. 船山学刊. 2003(04)
[5]孟子天人合一思想中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J]. 杨泽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01(04)
[6]“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 侯宏堂.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7]试论“天人合一”[J]. 任继愈.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01)
[8]论“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意蕴及价值──兼评两种对立的学术观点[J]. 高晨阳. 哲学研究. 1995(06)
[9]秦汉医学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J]. 李宗桂,格日乐. 哲学研究. 1987(09)
[10]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 张岱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1)
本文编号:3163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16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