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社会性别视角下村规民约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1-12-30 16: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共同规则和约定,在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调整集体资源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也“有依据”地剥夺了出嫁女等群体的集体资源分配权益。农村集体资源分配中对女性的歧视会强化着我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倾向,而男孩偏好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深入分析村规民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探讨调整的路径,有利于促进村规民约平等地服务于男女两性,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最终解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获得相关的资料,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关系分析法和理性行动理论等视角,对村规民约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村规民约的调整路径。本文根据理性行动理论,将村规民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理性和社会结构两个层面。在个人理性层面,重点探讨了个人性别文化观念、经济利益的强化以及性别平等有关法制观念的缺失等三个方面。在社会结构层面,着重分析了社区制度、国家权威以及家庭制度对村规民约中性别不平等的建构。本文最后提出,解决村规民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需要...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理论框架
        1. 社会性别分析法
        2. 理性行动理论
    (四) 研究方法
一、村规民约概述
    (一) 村规民约的界定
        1. 村规民约的定义
        2. 与民间法、习惯法的关系
        3. 村规民约的分类
    (二) 传统村规民约的历史发展
        1. 传统村规民约的文本形态
        2. 传统村规民约的组织形态
    (三) 现代村规民约
        1. 现代村规民约的产生
        2. 现代村规民约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3. 现代村规民约的特征和功能
        4. 现代村规民约存在的问题
二、村规民约实践逻辑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分析
    (一) 村规民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表现形式
        1. 村规民约中存在的土地承包权益的不平等分类
        2. 成文村规民约与非成文村规民约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
        3. 村规民约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危害
    (二) 个人理性层面原因分析
        1. 个人的性别文化观念
        2. 经济利益是个人利益重要组成部分
        3. 个体对男女平等口号的熟悉与男女平等法制观念的缺乏
    (三) 社会结构层面的原因分析
        1. 村民自治与村落文化制度的制约
        2. 国家权威力量的“无奈”
        3. 家庭制度的影响
三、调整路径探索
    (一) 调整路径的总体设想
    (二) 调整村规民约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经验
        1. 村规民约调整的可能性
        2. 对村规民约侵犯女性合法权益的规范
        3. 调整的若干启示
    (三) 具体措施
        1. 进行一次全面的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审查和调整
        2. 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和培训
        3. 创新制度
        4. 明确责任,加强考核
        5. 重视性别平等专家的介入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入赘女婿要到了责任田[J]. 王玉信.  乡镇论坛. 2007(19)
[2]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与性别平等的内在联系[J]. 李慧英.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09)
[3]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分析[J]. 吕红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07(03)
[4]村规民约能剥夺出嫁女的村民资格吗[J]. 辛祥.  新农村. 2007(04)
[5]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J]. 王竹青.  农村经济. 2007(03)
[6]论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向——从乡规民约到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法治[J]. 黄爱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J]. 饶常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06)
[8]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的嬗变[J]. 张明新.  江苏社会科学. 2006(04)
[9]“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J]. 董建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村规民约和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对大理市挖色镇挖色村村规民约的实践调查[J]. 赵国泰.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S1)



本文编号:3558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58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