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沈有鼎对“中国古代逻辑”的认识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05 23:33
  关于"中国古代逻辑"的争论,在中国逻辑学界由来已久。沈有鼎对学界关于"逻辑是研究‘形式的、必然的’推理的学科""中国古代有辩论而无逻辑""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而没有逻辑学""中国有逻辑学是研究心态和研究方法的双重失误导致歪曲和过度诠释的结论""中国古代逻辑没有抽象的研究推理的方式""中国古代的推理模式缺乏形式有效性""逻辑应当没有阶级性"等7个讨论较为集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逻辑思想或逻辑学,以及"中国古代逻辑"所属范畴和阶段等问题也有明确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先秦时期政治、语言等特点,对必然性推理与或然性推理、形式化、抽象化与求得正确推理之间的关系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套更为严格的"有效性"标准。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沈有鼎对“中国古代逻辑”的认识
    (一)逻辑是研究“形式的、必然的”推理的学科
    (二)中国古代有辩论而无逻辑
    (三)中国古代有逻辑思想而没有逻辑学
    (四)中国有逻辑学是研究心态和研究方法的双重失误导致歪曲和过度诠释的结论
    (五)中国古代逻辑没有抽象的研究推理的方式
    (六)中国古代的推理模式缺乏形式有效性
    (七)逻辑应当没有阶级性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中西文化特质的视阈看论证“有效性”问题[J]. 张晓芒,谷成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2]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民族志和历史学的观点看[J]. 鞠实儿.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1)
[3]驳中国古代无逻辑学论——与程仲棠教授商榷[J]. 马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4]20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反思——拒斥“名辩逻辑”[J]. 曾祥云.  江海学刊. 2000(06)



本文编号:3686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86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