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组合范畴语法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6-25 09:05

  本文关键词:组合范畴语法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范畴语法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理论,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逻辑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后逐渐走向成熟。[1]纯范畴语法是所有形式主义范畴语法的共同起点,它是巴-希勒尔(Bar-Hillel)对爱裘凯维茨(Ajdukiewicz)的句法演算进行方向性修改的产物,一般被称为AB-演算。[2]AB-演算仅有两条函项应用规则,导致其推演能力太弱,斯蒂德曼(Steedman)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范畴语法 组合规则 斯蒂德曼 自然语言信息处理 逻辑理论 不合语法 逻辑语法 计算机处理 句法 词汇主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10&ZD073)资助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范畴语法是一种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理论,是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逻辑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50年代后逐渐走向成熟。[1]纯范畴语法是所有形式主义范畴语法的共同起点,它是巴-希勒尔(Bar-Hillel)对爱裘凯维茨(Ajdukiewicz)的句法演算进行方向性修改的产物,一般被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崇理;;关于组合范畴语法CCG[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海霞;李可胜;;类型逻辑语法[J];哲学动态;2010年10期

2 欧阳燕;;短语结构语法与范畴语法的对比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3 韩玉国;汉语副词“又”的歧义——兼谈范畴语法对汉语研究的适用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3期

4 王荣波,周昌乐,池哲儒;一种基于规则转换的机器翻译方法初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0期

5 聂文龙;;面向汉语认知与功能特征的语法逻辑[J];逻辑学研究;2009年03期

6 孙红举;;“范畴语法”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6期

7 刘冬宁;汤庸;;自然语言时态句型的模态Lambek演算[J];逻辑学研究;2008年03期

8 冯志伟;范畴语法[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3期

9 张秋成;;类型—逻辑语法的句法特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邹崇理;;多模态范畴逻辑研究[J];哲学研究;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崇理;;范畴语法与加标演绎系统[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2 姚旭晨;马建强;;几个汉语典型语言现象的范畴语法分析[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邹崇理;;从范畴语法到 Grail 的自动句法分析[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4 邹崇理;;MG及其发展的评价[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邹崇理;;论PTQ系统的意义公设[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戴福忠;周孝贤;;蒙脱卡洛法在荷载组合中的应用[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7 梁伟光;王永;韩飞;周建亮;;基于证据理论的单一故障诊断方法比较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8 姚明初;;结构作用按“JCSS”和“TR”组合规则组合时组合分项系数选定的分位值法[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10 丁堡骏;;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究竟错在哪里?[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沈锡伦;普通话语音组合关系的发展[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2 何建民;我国饭店营销管理的黄金规则(四)[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福建总队司令部 许智春;新式服装穿着“三部曲”[N];人民武警;2007年

4 朱文锋 张华敏;证素的八项基本特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石志勇;“车牌”等公共资源如何为公众服务[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商务部研究员 梅新育;山姆大叔一贯做派是诿过于人[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类型逻辑语法与现代汉语“是”和“的”[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郎风华;基于人工智能理论的网络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侯俊;证据推理的组合方法、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张冀;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李新德;多源不完善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强;智能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若干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高健;DSmT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机器人地图创建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斌;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贾宇平;基于信任函数理论的融合目标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徐晓滨;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的随机集方法及在系统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光霞;解析韩礼德的机器翻译思想[D];江南大学;2013年

2 王君;锂与惰性气体相互作用势计算方法及组合规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张旭婧;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4 熊佳;信息融合过程中证据冲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杨威;基于信任函数理论的不确定性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王栋;基于数据融合的机载多传感器目标识别[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童艳;语义Web服务动态组合平台的研究与算法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军;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处理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9 邹兆年;加权证据组合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俞捷;面向动态多Agent系统的两维D-S证据理论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组合范畴语法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1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81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