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南指称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2:11
本文关键词:普特南指称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指称确定性 自然种类词 科学名词 心理状态 因果链 语言框架 内部结构
【摘要】:普特南指称理论在哲学界与语言学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及深远的影响。他的指称理论是在几代哲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其理论进行研究不但可以引起对指称问题的关注,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从而对它进行补充或修正。 国内对普特南指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对普特南指称理论分阶段的探究亦或是某一观点的研究。本文则打破常态,从整体对普特南关于指称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梳理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普特南指称理论中的各个不足之处并分门别类地总结,主要有三方面,即,指称的确定性问题、自然种类词的指称问题、及科学理论名词的指称问题,在此研究基础上,分析“因果链”的不足;提出了关于自然种类词理论的一些个人观点,即,自然种类词的指称应是内部结构与范型共同的产物;并对一些模糊的概念进行了澄清,在自然种类词理论中提出了“相同液体关系”不是指“内部结构”,在关于指称的认识方面提出了指称与认知指称不同等。以普特南的指称理论为内容,从基本的概念出发,对基本的观点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个人观点。关于指称的确定性;自然种类词及科学理论名词的指称等问题中的观点,都是比较琐碎而又重要的,因此,本文在总结普特南的指称理论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法及结构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抽丝剥茧般地把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指称问题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话题,,对普特南指称理论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指称的理解,是对哲学任务的一个推进。人们亦可在认识指称之后,结合理论运用指称,改变自我的认识价值,提高对事物的认识程度。
【关键词】:指称确定性 自然种类词 科学名词 心理状态 因果链 语言框架 内部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1-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研究目的9-10
- 1.1.3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2-14
- 第2章 指称的确定性问题14-26
- 2.1 心理状态与指称14-18
- 2.1.1 个体心理状态与指称14-15
- 2.1.2 集体心理状态与指称15-16
- 2.1.3 心理状态非指称必要条件16-18
- 2.2 因果链与指称18-21
- 2.2.1 引进事件与指称18-19
- 2.2.2 历史因果联系与指称19-20
- 2.2.3 因果链的合理性20-21
- 2.3 语言框架与指称21-24
- 2.3.1 概念框架内的指称22-23
- 2.3.2 理论框架中的指称23
- 2.3.3 概念框架中的指称影响性23-24
- 2.4 回归生活实践的指称问题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自然种类词的指称问题26-34
- 3.1 决定外延的隐藏结构26-29
- 3.1.1 范型26-27
- 3.1.2 相同液体关系27-28
- 3.1.3 内部结构28-29
- 3.2 识别自然种类词29-33
- 3.2.1 对操作定义的否定30-31
- 3.2.2 跨世界的同一31
- 3.2.3 当下语境中的自然种类31-32
- 3.2.4 语言分工假说32-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科学理论名词的指称问题34-39
- 4.1 科学理论名词34-36
- 4.1.1 关于科学理论名词34
- 4.1.2 科学理论名词与自然种类词的不同之处34-36
- 4.2 科学理论名词指称36-38
- 4.2.1 理论名词有指称36-37
- 4.2.2 科学知识会聚性37-38
- 4.3 本章小结38-39
- 第5章 对普特南指称理论的质疑与回应39-50
- 5.1 因果链未清楚解释指称的确定性39-44
- 5.1.1 相似性并非导致无穷倒退39-40
- 5.1.2 因果链的前提不足40-42
- 5.1.3 对因果链的回应42-44
- 5.2 指称与认知指称不同44-46
- 5.2.1 所指语词与外界的联系不同44-45
- 5.2.2 所处状态不同45
- 5.2.3 所指客观世界不同45-46
- 5.3 自然种类词理论的不足46-49
- 5.3.1 内部结构与相同液体关系并非同一46-47
- 5.3.2 范型与内部结构共同的产物47-49
- 5.4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4-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亚军;意义何以可能?——普特南的新语义学理论读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534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3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