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8:21

  本文关键词: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逻辑观 深层意义 终极关切


【摘要】: 逻辑学界由于对逻辑这门学科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定论,各种逻辑理论,,尤其是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之争由来已久。当前逻辑学界有一种越来越强的共识,即强调一种对话的、多元的逻辑观,这种逻辑观认为,与其在逻辑界定上做无谓的争论,不如先把孰是孰非的问题搁置起来,提倡一种大逻辑的观点。在深化已有逻辑研究的同时,不排斥新兴逻辑学科以及各种应用逻辑学的发展。 本文并不简单地附和这种时代强音,而是从逻辑当前的处境出发论证一种大逻辑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大逻辑观”意味着扩大的外延与深化(更基底、更一般化)的内涵。内涵的深化将使外延的扩大成为可能,因此,深层意义上的逻辑研究成为提倡大逻辑观的题中应有之意。这项研究可从两个切入点着手:1、通过逻辑史和哲学史的反思,深化逻辑研究的对象,把逻辑研究对象从推理形式拉到思维的层面上来;2、在20世纪有影响的哲学和逻辑理论中探寻逻辑的意义源泉与发展动力,突出逻辑与经验世界,逻辑与其他知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通过与宗教哲学方法论的一种类比,加深对逻辑发展史中的内在张力的理解,论证一种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 提倡一种大逻辑观不是要消除逻辑的内在张力,而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引导这些张力。深层意义上的逻辑研究以及对逻辑发展史中内在张力的认识,为多元逻辑对话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平台,也给大逻辑观一种反思后的“附和”。
【关键词】:大逻辑观 深层意义 终极关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1-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文献综述5-8
  • 1 问题的提出8-11
  • 2 思维、语言、实在和逻辑11-36
  • 2.1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及其蕴涵的逻辑观13-18
  • 2.1.1 三个世界的理论13-15
  • 2.1.2 语言与批判15-16
  • 2.1.3 逻辑的意义源泉与发展动力16-18
  • 2.2 奎因的知识整体论及其逻辑哲学18-23
  • 2.2.1 语言与实在18-19
  • 2.2.2 知识整体论中的逻辑19-22
  • 2.2.3 本体论承诺与逻辑的可误论22-23
  • 2.3 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生活世界理论23-36
  • 2.3.1 逻辑与现象学24-32
  • 2.3.2 生活世界与兴趣32-36
  • 3 大逻辑观的深层意义36-42
  • 3.1 波普尔、奎因与胡塞尔逻辑思想的汇合36-38
  • 3.2 胡塞尔与弗雷格38-41
  • 3.3 深层意义上的逻辑研究给大逻辑观的启示41-42
  • 4 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42-47
  • 参考文献47-49
  • 后记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孟伟;终极关切:宗教与哲学的不同解答[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郝宁湘;宗教本质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3 王玉娥;论虚实相生的审美意义——兼论阅读活动本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侯艳红;宗教文化对二十世纪华文文学的整体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郭淑新;;敬畏伦理初探[J];哲学动态;2007年09期

6 柳延延;科学·宗教·道德生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高永旺;郑素娟;;佛教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裴振威;;蒂里希“终极关切”思想的内在逻辑[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裴振威;;蒂里希“终极关切”思想的内在逻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裴振威;;人的终极关切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宣庆坤;;论蒂利希文化神学中的生存论建构[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刘中起;;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实践——兼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姬三凤;;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新维度——评《人文思维的逻辑——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维度》[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4 杨子彬;;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华人的世纪,人类的世纪——我的儒学观——附:评十六集电视剧《孔子》[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张志刚;;关于宗教的社会作用或文化功能的再认识——由宗教与冷战后国际热点问题引发的理论反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6 盛作国;;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逻辑学[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宗教局局长 叶小文;守望生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瞿剑;死亡不属于孩子[N];科技日报;2005年

3 瞿剑;机器对人说“不”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闫佳;市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N];乐山日报;2006年

5 张守升;教育是一种大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哲虹;“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课题结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南京师范大学 骆冬青 南京大学 张光芒;人文学术中的本土经验和中国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理解哲学[N];文汇报;2003年

9 李国春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湘南学院中文系;“中国没有悲剧”:创造还是重复?[N];文艺报;2004年

10 关飞;带着问题出场[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迅;爱之上帝与生命之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丽琴;道之文[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景旺;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朦;从彼岸到此岸[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显敏;启蒙与宗教启蒙[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张忻波;[D];浙江大学;2004年

6 孙晶晶;蒂里希宗教哲学中的理性与信仰[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孟丹丹;女权主义法律话语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唐敏;从“思”到“诗”:史铁生生命体验的还原[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齐晓东;浅析蒂里希宗教对话思想[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静;论白先勇的宗教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0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60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