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非逻辑性思维催生科学假说的逻辑架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9:07

  本文关键词:非逻辑性思维催生科学假说的逻辑架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非逻辑性思维 科学假说 模式


【摘要】:非逻辑性思维和科学假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科学假说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非逻辑性思维具有的反向聚合性、一元多值性和潜在抽象性的特征,可将产生科学假说的思维过程概括为三种模式:即非逻辑性思维的离合模式、环元模式和跳跃模式。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关键词】非逻辑性思维 科学假说 模式
【分类号】:B81-0
【正文快照】: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运用思维,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1](P493)“像恩格斯对原子可分的预见、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原始星云假说、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等,在现代的自然科学领域中,这种以预见、预言、假说、学说等诸种形式出现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更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醒民;;知识、常识和科学知识[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2 王华英;杨振宁论非逻辑思维[J];发明与创新;2003年06期

3 张浩;;试论联想和想象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冯艳,崔凡;论费耶阿本德的开放性科学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2期

5 刘冠军;科学问题哲学解提出的根据与诱因[J];齐鲁学刊;2002年01期

6 沙世蕤,刘冠军;假说的定义和功能的认识论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丽娜;论非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孙显元;;关于“追光悖论”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袁正校;略论现代逻辑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周宗元;关于动量概念的建立与动量的表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商卫星;;心智研究:跨学科的攻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胡化凯;;爱因斯坦直觉认识方法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7 吴其华;彭晋媛;;从格式塔看电影建筑空间[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8 蒋毓舒;;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以皖西部分农村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李进廷;;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10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德新;;论(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研究的问题意识[A];《黄帝内经》高峰论坛暨全国第十一届内经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1年

3 夏登武;;编辑不容忽视的三种基本意识[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4 魏丽卿;;俄罗斯“光头党”和“光头党”行为产生和存在的思想文化根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张纯成;;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形式、诱因、控制和防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于祺明;;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中应当坚定发扬科学精神[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刘晓保;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少情;独一执政党发展的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阴帅可;明清江南宅园兴造艺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程雯慧;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秋萍;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晓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探究教学的策略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吴小艳;高职数学微积分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勇;兰州大学科技服务社会功能体系及其未来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英;杨振宁论非逻辑思维[J];发明与创新;2003年06期

2 江东;对非逻辑思维方式的哲学反思[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路江;假说新论[J];江汉论坛;2003年02期

4 张丽华;沈德立;;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5 刘白玲,,刘晓林;论科研工作中无意识思维的作用及其培养[J];科技导报;1994年02期

6 刘玉涛,张培富;科学发现与非逻辑思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5期

7 杨耀坤;理性、非理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基础──科学合理性问题系列论文之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5期

8 刘冠军;科学问题哲学解的历史考察[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3期

9 王荣德;;从诺贝尔科学奖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7年01期

10 陈兰萍,文军;论非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J];渭南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向东;;试论假说的定义及其类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蒋建民;;侦察假说初探[J];思维与智慧;1987年04期

3 邹桦;李章吕;;论科学假说的证实与证伪[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卢青山;略论科学假说[J];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03期

5 雷社平;;论科学假说的证实评价[J];东岳论丛;1993年02期

6 徐冬海;三段式逻辑推理:必然式与或然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岳玉禄;略析逻辑法与科学假说的建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8 褚木兰;谈科学假说的超前思维——由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说起[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9 濮方平;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辨[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邱恒庆;假说方法在科学认识模式中的地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大松;;论格莱莫尔的“拔靴带”确证模式[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仁法;;社会科学假说的形式——假论[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关老健;;一种论述方式的变革[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沈有鼎;张清宇;;个体和真值的演算[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5 李卒;;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浅述崔清田教授的“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法[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晓红;图尔敏论证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萍;解读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3 欧阳贵望;论类比及其知识创新作用[D];燕山大学;2008年

4 孙梦荻;侦查假说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3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603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