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6:11
本文关键词: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研究
【摘要】: 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诸子百家中,墨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该学派与儒家在当时被称为“儒墨显学”。墨家学派同儒家学派一样,不仅提出了在当时社会面临重大变革时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更重要的是,墨家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逻辑学说,由现存《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组成,史称“墨经逻辑”。 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是该学说的核心部分。“名、辞、说”大体上可以对应西方传统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同时,该理论也有一些自己特有的内容。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名、辞、说”理论,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墨经逻辑研究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探讨墨经逻辑产生的时代背景、墨经逻辑原典整理、墨经逻辑的现代研究,从宏观上对墨经逻辑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这一部分对“名、辞、说”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本文的核心重点内容。这一章又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对“名、辞、说”理论的概述,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探讨了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的概念、具体形式等问题。 第三部分:对“名、辞、说”理论的评价。我们今天来研究“名、辞、说”理论,首先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的标准和依据就是和墨经逻辑大致同时代产生的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这一部分通过该理论与西方传统逻辑中相关理论的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对“名、辞、说”理论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通过以上三部分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得出三点较为明确的结论:首先,以“名、辞、说”理论为核心的墨经逻辑表明在中国古代确实是有逻辑的,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其次,古汉语的表达方式是形成“名、辞、说”理论特殊性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从语言方面来认识我国古代逻辑的本质。第三,以“名、辞、说”理论为核心的墨经逻辑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逻辑之所以有巨大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两种逻辑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
【关键词】:墨经逻辑 名 辞 说 古汉语 文化背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1-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文献综述7-9
- 导言9-11
- 第一章 墨经逻辑研究概述11-21
- 第一节 墨经逻辑产生的时代背景11-14
- 一、墨经逻辑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总结11-13
- 二、墨经逻辑是古代科学认识的结晶13-14
- 第二节 墨经逻辑原典整理14-16
- 一、鲁胜《墨辨注序》14-15
- 二、傅山《墨子·大取篇释》15
- 三、清代其它学者研究整理《墨经》的贡献15-16
- 第三节 墨经逻辑的现代研究16-21
- 一、二十世纪初的墨经逻辑研究16-17
- 二、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墨经逻辑研究17
- 三、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墨经逻辑研究17-18
- 四、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墨经逻辑研究18-21
- 第二章 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21-49
- 第一节 概述21
- 第二节 墨经逻辑中的"名"21-29
- 一、名的本质21-22
- 二、名与词语的关系22-23
- 三、名的内容和范围23-24
- 四、名的种类24-25
- 五、名的属种关系和矛盾关系25-27
- 六、墨经逻辑中的"正名"理论27-29
- 第三节 墨经逻辑中的"辞"29-37
- 一、辞的本质29
- 二、辞的种类29-32
- 三、辞之间的关系32-34
- 四、类似悖论的"辞"34-36
- 五、辞的词项问题36-37
- 第四节 墨经逻辑中的"说"37-49
- 一、说的本质37
- 二、说的作用37-38
- 三、说的表述形式38
- 四、说的种类38-43
- 五、说的谬误及防止43-49
- 第三章 对"名、辞、说"理论的评价49-57
- 第一节 评价的依据和标准49
- 第二节 "名、辞、说"理论与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相关理论的比较49-54
- 一、"名"与词项理论的比较49-51
- 二、"辞"与命题理论的比较51-53
- 三、"说"与三段论的比较53-54
- 第四节 结语54-57
- 一、以"名、辞、说"理论为核心的墨经逻辑表明在中国古代确实是有逻辑的,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54
- 二、古汉语的表达方式是形成"名、辞、说"理论特殊性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注意从语言方面来认识我国古代逻辑的本质。54-55
- 三、以"名、辞、说"理论为核心的墨经逻辑与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传统逻辑之所以有巨大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两种逻辑产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55-57
- 参考文献57-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敏;;论墨家逻辑的必然得出[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张瑛;;邓析的“两可之说”——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童恒萍;;《墨经》哲学中的解释问题及其历史价值[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4 蔡伯铭;试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J];黄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5 曾祥云;20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反思——拒斥“名辩逻辑”[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6 莫晓红;;中国古代逻辑的特点及成因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孙中原;;墨家论证说服的技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郭桥;温公颐中国逻辑史研究试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杨武金;郭哲;;论中国古代逻辑的基本性质[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谢耘;;论证逻辑、非形式逻辑、论证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854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5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