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达米特 直觉主义逻辑 结构证明论 命题与事实 意义理论
【摘要】:达米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哲学家。他的哲学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数量众多,其中,有许多是鸿篇巨著;二是语言晦涩难懂;三是技术性强。在达米特的哲学著作中,尤其是在数学理论的逻辑基础的哲学探讨中,他扬弃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及其逻辑基础;这促使笔者想要全面而系统地考察他提出的关于构造主义意义理论与直觉主义逻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笔者主要采用达米特的直觉主义逻辑作为技术手段,意义理论作为解决构造主义与柏拉图主义争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较为全面梳理了达米特本人的哲学思想以及国内外关于达米特逻辑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直觉主义逻辑的研究进展。第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达米特的命题与事实观。第三,从拒斥经典逻辑的两种论证方法,到对数学的直觉主义逻辑进行辩护,再到直觉主义逻辑的真理论,探解了直觉主义逻辑哲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难题。第四,从矢列式自然演绎系统、矢列演算系统、正规化思想三个方面构建达米特的直觉主义逻辑演绎思想。第五,探讨了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的价值意义以及未来的工作。这五个方面的工作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工作为后面三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第三个方面的工作为第四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支撑,而第四个方面的工作为第三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逻辑基础和技术手段;第五个方面的工作归纳总结了第二至第四个方面工作的价值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工作表明研究达米特的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一是系统地梳理且提炼出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与哲学,尤其是与构造主义意义理论相融合的方法,既为研究达米特本人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又为我们从事哲学研究,尤其是分析哲学、逻辑哲学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理论支撑。二是从证明论发展的历史视角,彰显了达米特的直觉主义逻辑演绎思想在结构证明论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三是特别指出达米特的自然演绎思想在直觉主义逻辑哲学研究中的价值,为普及和推广直觉主义逻辑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达米特 直觉主义逻辑 结构证明论 命题与事实 意义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1-0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文献综述11-23
- 一、达米特逻辑哲学思想相关概念解析11-12
- 二、达米特学术简介12-14
- 三、达米特逻辑哲学思想的国外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14-17
- (一)哲学思想研究成果丰硕而逻辑与哲学关系的研究成果少见14-16
- (二)直觉主义逻辑成果丰富而直觉主义逻辑与哲学的探讨不足16-17
- 四、达米特逻辑哲学思想的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17-23
- (一)重视语言哲学、数学哲学而忽略心灵哲学、宗教哲学等研究17-20
- (二)直觉主义逻辑成果较少且直觉主义逻辑与哲学的关注度不高20-23
- 第1章 引言23-2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23-25
- 1.1.1 重视达米特的哲学思想研究而忽略直觉主义逻辑基础23-25
- 1.1.2 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25
- 1.2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25-26
- 1.2.1 框架结构25
- 1.2.2 内容纲要25-26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之处26-29
- 1.3.1 五项工作26-27
- 1.3.2 在逻辑哲学和证明论中的价值27-29
- 第2章 论达米特的命题与事实观29-39
- 2.1 事实、陈述与命题的关系29-30
- 2.1.1 事实与陈述29-30
- 2.1.2 命题与陈述30
- 2.1.3 事实与命题30
- 2.2 论两种相互对立的命题观30-31
- 2.2.1 罗素的命题观30-31
- 2.2.2 弗雷格的命题观31
- 2.3 对事实是真命题的哲学反思31-34
- 2.3.1 哲学反思的前提31-32
- 2.3.2 对罗素或维特根斯坦命题观的批判性思考32-33
- 2.3.3 关于弗雷格命题(思想)观的哲学反思33-34
- 2.4 论命题与实在34-39
- 2.4.1 对弗雷格命题观和意义理论的扬弃34-35
- 2.4.2 强调弗雷格思想观的客观性35
- 2.4.3 对两种相互对立的命题观的反思35-39
- 第3章 拒斥经典逻辑的两种论证方法39-51
- 3.1 使用决定数学陈述(命题)意义的方法40-41
- 3.2 通过学习数学观念的方法41
- 3.3 对语言整体观的反思41-45
- 3.4 对语言分子论的考察45-51
- 第4章 数学的直觉主义逻辑辩护51-61
- 4.1 直觉主义逻辑的基本辩护类型51-54
- 4.1.1 对第二类辩护的反思52-53
- 4.1.2 关于第一类辩护的批判性思考53-54
- 4.2 论基本辩护类型相反组合的可能性54-55
- 4.3 论数学陈述经典的真概念55-56
- 4.4 论数学陈述的证明概念56-61
- 第5章 直觉主义逻辑的真理论研究61-71
- 5.1 直觉主义逻辑常项的意义61-64
- 5.1.1 析取和存在量词61-63
- 5.1.2 蕴涵、全称量词和否定63-64
- 5.2 关于典范证明的反思64-71
- 5.2.1 典范证明的含义64-65
- 5.2.2 典范证明与直觉主义真65-66
- 5.2.3 典范证明的方法66-71
- 第6章 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的矢列式自然演绎系统研究71-95
- 6.1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71-77
- 6.1.1 一阶逻辑的形式语言71-72
- 6.1.2 NSI系统72-74
- 6.1.3 NSI系统的证明策略74-75
- 6.1.4 矢列式自然演绎系统与根岑的自然演绎系统的关系75-76
- 6.1.5 矢列式自然演绎系统的历史地位和意义76-77
- 6.2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两种证明演算形式的比较研究77-85
- 6.2.1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公理化系统77-78
- 6.2.2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演绎定理78-79
- 6.2.3 系统N与系统AχI的关系79-84
- 6.2.4 系统N与系统AχI的证明策略比较84-85
- 6.3 经典谓词逻辑的两种证明演算形式的比较研究85-95
- 6.3.1 经典谓词逻辑系统NK与AχK的关系85-89
- 6.3.2 系统NK与系统AχK的证明策略比较89-90
- 6.3.3 排中律在系统NK中的证明策略90-91
- 6.3.4 系统PN与系统PNK的转化关系91-92
- 6.3.5 矢列式自然演绎系统与公理化系统之间等价转化的理论意义92-95
- 第7章 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研究95-111
- 7.1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95-102
- 7.1.1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L95-98
- 7.1.2 与经典谓词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LK~*的关系98-99
- 7.1.3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矢列演算系统L'99
- 7.1.4 系统L与系统N的关系99-102
- 7.2 直觉主义谓词逻辑的切割消去定理102-108
- 7.2.1 切割消去定理的证明102-107
- 7.2.2 切割消去定理证明的理论意义107
- 7.2.3 系统N与系统L的等价性107
- 7.2.4 系统N与系统L的一致性107-108
- 7.3 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的可判定性108-111
- 第8章 论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的正规化思想111-119
- 8.1 真正的化简111-113
- 8.1.1 合取规则111-112
- 8.1.2 析取规则112
- 8.1.3 蕴涵规则112-113
- 8.1.4 否定规则113
- 8.1.5 全称量词规则113
- 8.1.6 存在量词规则113
- 8.2 排列的化简113-115
- 8.2.1 合取规则中插入析取消去规则114
- 8.2.2 合取规则中插入存在量词消去规则114-115
- 8.3 直接的化简115-116
- 8.4 ?-规则的化简116
- 8.5 正规化推演的基本思想116-119
- 第9章 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的价值及未来工作119-125
- 9.1 提炼出直觉主义逻辑与哲学相融合的方法119-120
- 9.2 彰显直觉主义逻辑的结构证明论意义120-122
- 9.3 凸显自然演绎在直觉主义逻辑哲学研究中的价值122-124
- 9.4 未来工作124-125
- 参考文献125-131
- 后记131-13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33-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颖杰;;达米特论“过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8期
2 郭贵春,王航赞;达米特的语境真理论[J];学术论坛;2003年01期
3 张燕京;达米特“隐含知识”概念析评[J];哲学动态;2005年03期
4 郭贵春;王航赞;王涌米;;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J];哲学堂;2005年00期
5 李红;韩东晖;;今日英国分析哲学掠影——访英国哲学家达米特和珍·希尔[J];哲学动态;2007年03期
6 王航赞;郭贵春;;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7 谢佛荣;;论戴维森与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的辩护[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俞颖杰;;论“达米特纲领”中的知识论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04期
9 F.帕特陶特,张小简;采访达米特(续)[J];哲学译丛;1998年03期
10 江怡;达米特论意义和真[J];世界哲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汉生;;达米特对演绎的辩护[A];2007年全国哲学学科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俞颖杰;;达米特论指称和涵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张汉生;;达米特对演绎的辩护[A];2007年现代逻辑与逻辑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波 北京大学哲学系;像达米特那样研究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军成;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哲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扬;对达米特涵义/指称区分之辩护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航赞;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D];山西大学;2004年
3 段方雪;达米特意义理论评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行宇;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贵龙;达米特反应在论的逻辑观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13年
6 付立影;浅析王氏悖论中的模糊性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1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92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