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
【摘要】: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要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地位、内容、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进一步探索和明确。本文在深入辨析“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点从内涵、内容和途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关研究的得失作了评述。第二部分,辨析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及相应的行为倾向,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正意识、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民美德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推进依法治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四部分,现状及原因分析。缺乏独立地位、内容体系不明确、方法途径缺乏实效、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等制约了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实施。第五部分,论证并分述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公民意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点,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公民意识教育之基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基本范畴的论述为依据,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主张,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政治参与意识教育、权利义务意识教育、民主法治意识教育、自由平等意识教育、公平正义意识教育、公共道德意识教育、公共理性意识教育。第六部分,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要把公民知识教育、公民价值内化和公民行动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功能优势和协同效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有五条途径: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民意识教育主渠道作用;第二,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三,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第四,参与社会服务;第五,开拓新式便捷的网络教育平台。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应用比较研究法,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我国政治社会发展形势急需而本学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进行研究,重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与途径,这是以往研究极少深入关注的。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现实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评述12-16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5-16
- 1.4 重点解决的问题16
- 1.5 独创及新颖之处16-17
- 1.6 研究方法17-18
- 2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18-22
- 2.1 公民意识的内涵18-19
- 2.1.1 公民概念18
- 2.1.2 公民意识18-19
- 2.2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19-20
- 2.3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20
- 2.4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20-22
- 3 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22-24
- 3.1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22-23
- 3.2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23
- 3.3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3-24
- 4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分析24-29
- 4.1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24-26
- 4.1.1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现状24-26
- 4.1.2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现状26
- 4.2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6-29
- 4.2.1 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27
- 4.2.2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缺失27
- 4.2.3 内容体系不完整、途径方法缺乏实效性27-29
- 5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29-41
- 5.1 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29-31
- 5.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31-41
- 5.2.1 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教育31-32
- 5.2.2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教育32-34
- 5.2.3 大学生权利义务意识教育34
- 5.2.4 大学生民主法治意识教育34-35
- 5.2.5 大学生自由平等意识教育35-36
- 5.2.6 大学生公平正义意识教育36-38
- 5.2.7 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教育38-39
- 5.2.8 大学生公共理性意识教育39-41
- 6 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41-49
- 6.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民意识教育主渠道作用41-42
- 6.2 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42-43
- 6.3 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43-45
- 6.4 参与社会服务45-47
- 6.5 开拓新式便捷的网络教育平台47-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锦玉;陈尧;;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公民意识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闵素芬,胡穗;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J];求索;2005年05期
3 刘小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傅红冬;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5 梅慧英;;提升公民意识 培养合格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郭芳芳;;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2期
7 张砚秋;;论转型期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8 肖迎春;赵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9 牛晓琴;;对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鲍艳春;;浅析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周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体现差异性[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邹晶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王五一;;公民意识教育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龙静云;;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四个结合”[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史小华;;时代呼唤新的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邓立光;;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李春英;;论学生领袖培养与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龙静云;;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四个结合”[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历励;;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占江;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的公民法治文化教育[N];法制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耕;委员建议中小学开公民意识教育课[N];北京日报;2008年
3 李庆英;今天,我们怎样做公民[N];北京日报;2008年
4 周胜蛟邋倪洪涛;公民意识与公民意识教育[N];辽宁日报;2008年
5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垒;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视角[N];湖北日报;2008年
6 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让深圳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先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张志明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王东哠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 王伟;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8 周瑾;公民意识教育:公民社会建设的基础[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董兵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N];学习时报;2007年
10 赵雯;公民意识:法治建设的基础[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德慧;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倩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晓琴;我国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刘军;丰都县实验中学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苏苏;论社区的公民意识教育[D];复旦大学;2009年
4 葛青;独立学院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蒋仕瑞;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孔祥兰;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桂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虹;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善伦;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赵莉;新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建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1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