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22 08:46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也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大门。从此,我们国家坚定地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认真研究、审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有助于丰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宏观上更具指导性,微观上更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深刻地把握住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精华,给人们以思想认识的武器;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真实动因,揭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有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切入点,以历史逻辑梳理为奠基,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持续性;理性阐释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与策略选择,客观公允地评介、分析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基本经验、存在问题等;更充分地揭示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战略政策的内在逻辑性、时代性、共性与个性特征,更加充分地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与规律性启示。 本文基本构架由前言和4个部分组成。 前言,论述了研究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的重大意义;述评了学术界对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现状;阐述了主体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部分,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阶段侧重于从制度上解决如何防止XXXX重演、解决原有政治体制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从根本上铲除原有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总病根,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任务,从而规划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初步形成了指导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在处理党政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改革进程相对缓慢、过于偏重经济目标的引导等问题。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XXX影响和冲击,党和国家更侧重于对政治秩序、政治体制的整顿,突出集中在对政府机构改革方面,转换改革思路、依法治国稳步推进成了此阶段最显著的特征。由前阶段的着重解决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调整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在前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改革思路和重要任务等作了新的调整与战略部署,并在干部人事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改革的步伐有所放慢,执政党定位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权力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继续推进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立足于既保持政治稳定,以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够促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跨越中前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在前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念,更加注重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得益彰,并在民主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反腐败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改革价值理念的指导,使此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呈现出新的改革特点,实现改革的权力价值本位到人本价值取向转变,并能在新的形势下充分估计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前瞻性思维探索作出新的战略抉择,使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第四部分,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新时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启示。主要包括:牢牢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服务于党的政纲领;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循序渐进有序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推进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些成果和经验,是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揭示,不仅符合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改革所应当依托的根本立足点和优势平台。 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文本解读、纵述横评相结合、经验与启示透视等研究方法。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把中国共产党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与政治体制改革史相结合,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改革历程为主线,以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制定与贯彻落实中体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以总结经验与启示为目的,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说,本文是从党的改革开放史和党的理论发展相结合进行展开研究的,同时兼顾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然后再概述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之后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形成本文的一种独特的写作特点与风格。
页数:105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主要观点与基本构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12——198X.12)——党政分开,揭开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一)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二) 创新体制机制,凸显中国政治制度特色
(三) 营造优化环境,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诉求
(四) 破除体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抉择中起步
(一) 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蓝图
(二) 党政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三) 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四) 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密切相关
(五) 起步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成果与实践
三、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90——2002.10)——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的必然性
(一) 对XXX、国内政治风波的深刻反思
(二) 完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三) 对国际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停滞论”的有力回应
(四)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必然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整顿中发展
(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五)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协商制度
(六) 全面展开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贡献
三、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阶段(2002.10——2010.12)——民主执政,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性
(一)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新要求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 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败
(四) 解决权力腐败等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跨越中前进
(一)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奠基政治文明之路
(二)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 根除权力腐败,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四)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 纵深发展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
三、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抉择
第四部分 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把握规律,政治体制改革的法宝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服务于党的施政纲领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循序渐进有序地推行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最广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16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6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