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0-13 00:05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毛泽东 邓小平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摘要】: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富有创造力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长期性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却未能始终如一地运用其理论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时反而混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毛泽东虽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但他主要是运用“团结——批评——团结”这一思想教育方式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人们思想的觉悟,缺乏用经济的和法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他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如继续使用双百方针、在全党范围内恢复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以此来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等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同时,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重新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定性为发展经济,而不是阶级斗争。由于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对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解和处理方法也就不尽相同。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人民内部学说,从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角度,重新界定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扩大了人民的范畴,促使“人民”阶级属性降低,社会属性增加,同时还揭示了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新方法,如尽量用经济的方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大力发展经济,减少干群、党群的矛盾,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人的素质全面提高。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改变了以往主要运用思想教育方式去解决矛盾的方法,运用更有实效的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等方法。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开创了法制建设的新篇章,还为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法制保障。
【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9;A8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1.选题依据和意义8
  • 2.研究综述8-10
  • 3.研究方法与内容10-12
  • 第1章 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继承12-19
  • 1.1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12-13
  • 1.2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基本理论13-15
  • 1.3 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15-19
  • 第2章 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发展19-34
  • 2.1 邓小平深刻总结毛泽东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19-21
  • 2.2 邓小平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观点21-24
  • 2.3 邓小平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24-34
  • 第3章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重要意义34-37
  • 3.1 邓小平为我们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树立了重要典范34-35
  • 3.2 邓小平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35-36
  • 3.3 邓小平开创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制化道路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东;浅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J];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许全兴;从历史衡量毛泽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6期

3 樊清;毛泽东个性世界探微[J];世纪桥;2003年04期

4 徐发苍;想起毛泽东的名言[J];创造;2004年01期

5 高国舫;毛泽东的现代化困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冯国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7 彭绪琴;毛泽东跨越发展模式的启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8 斯图尔特·施拉姆;林育川;;毛泽东的遗产[J];现代哲学;2006年01期

9 程林辉;张强;;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10 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2 刘以顺;;毛泽东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外交[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刘长海;;试论毛泽东形象的崇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素华;;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当代价值[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7 孙海;;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形成中的三个主要历史关系[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8 李捷;;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当代价值[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9 刘阳;;近年来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10 华路;;群众路线与毛泽东的反腐倡廉[A];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杨军;妖魔化毛泽东可以休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储著武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虚化毛泽东不可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尚庆飞;毛泽东晚年错误岂可归咎于“两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方胜;七年风雨兼程路 九十华诞跨新程[N];安庆日报;2011年

6 朱浩云;收藏“毛泽东”,,收藏一个时代[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吴雄丞;学习、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傅颐;走进毛泽东时代的中国[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甘肃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N];甘肃日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美东;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毛泽东的历史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朝彬;毛泽东政权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2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谭一青;中国现代政治思潮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1991年

4 石培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文亮;大动乱年代的艰难抗争[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6 吴家虎;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刘宁;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论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和勇;毛泽东卫生防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王正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昭平;关于毛泽东政治哲学的若干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5 曹红;毛泽东斗争思想的哲学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玲玲;毛泽东创新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王兴成;毛泽东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郑洪浩;毛泽东节约思想的时代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吕廷虎;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两个尺度”视角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10 范广杰;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2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