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职业化与人大选举的形式化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官僚职业化与人大选举的形式化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官僚职业化 选举形式化 任职终身制 代表专职化
【摘要】:受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制等思想遗毒的影响,我国的官僚职业化在当今社会非常盛行,官僚职业化有其产生的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官僚职业化从一个侧面使人大选举流于形式化,促使了人大代表的官僚化。如果忽视官僚职业化的影响,就会影响民主法治的实现。改革官僚职业化与人大选举的形式化,将是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这一新的视角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主题下,逐步的完善我国的官僚任命制度和人大选举制度。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官僚职业化 选举形式化 任职终身制 代表专职化
【分类号】:D622
【正文快照】: 一、当代中国官僚职业化与人大选举形式化的现状(一)中国官僚职业化的现状千百年来,在世界上,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官本位思想高度盛行的集权化的国家,做官历来是一种职业。一个人,一旦跨入官僚队伍,他就会觉得做官就是他的终身的职业。他就会不得不竭尽全力维护官僚队伍的整体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繁军;;代表去官化:人大制度权力制约机制的内在要求[J];理论与改革;2010年06期
2 颜杰峰;邵云瑞;;关于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历史考察[J];求实;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李若晨;;简论直接选举的制约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田富强;;传统社会孝·家庭规模与人口数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4 胡艳艳;;家庭内部劳动分工视角下西北农村留守妇女从业困境及其务工选择——以甘肃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5 张千帆;;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6 李群锋;;197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慈善事业发展初探[J];八桂侨刊;2011年02期
7 陈应成;;当前基层干群矛盾解读及调控路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春业;聂佳龙;付梦捷;;公地悲剧不动点视角下环境罚金刑的完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刘泉;;增设“见危不救罪”的冷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张惠强;;重访网络求职:基于南中国服装制造业的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舜茂;;家庭规模的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峗;;一夫一妻制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黄立君;;从《资本论》对英国工厂法的分析看马克思的法经济学思想[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黄立君;;3Q之争:监管失灵与法律缺失情境下的企业行为选择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熊文钊;;农民工选举权状况的报告[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10 杨宏山;;党内民主改革的制度分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建群;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玉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比赛运作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蒋湘军;论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宝东;试论我国宪政文化建设的途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玲;虚假广告荐证人的民事责任[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春湖;;地方人大代表构成中干部代表比例过高问题亟待解决[J];山东人大工作;2004年03期
2 叶雷;;人大代表岂能官多民少[J];西部大开发;2007年05期
3 彭承尧;;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数量和构成改革问题的建议和思考[J];魅力中国;2009年33期
,本文编号:1047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4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