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复议的审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复议的审理机制研究
【摘要】:在中国,政府机构是执行法律的主体,所以容易与法律的适用对象产生矛盾,目前存在着信访、诉讼、复议三种路径可供选择来用于解决官与民之间的纠纷。公民常用的是信访和司法诉讼程序,而非复议程序来救济自身的权利。行政机关的复议越来越被边缘化。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的行政复议法律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或缺陷,已经无法适应目前调解官民之间关系的需求。第二,在实际的复议过程中,并没有让行政相对人得到权利的救济,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行政机关的复议工作被忽视,这种结果的出现有许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复议的审理机制存在难以维护公民权益的缺陷。书面审理模式的确立,由于缺少与做出相应行政行为对象的参与,没有该公民进行证据的提供、口头的辩解等等参与活动,再加上受理复议的政府机构是作出该行政处罚或行政许可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政府机构,在整个救济权利活动的三者关系中,公民与受理复议的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是远远没有原来做出相关行政行为的国家机关更为亲密,所以,实际产生纠纷矛盾后,公民一般不倾向于选择复议程序来救济自身的权益。公民申请了复议也不停止执行已经作出的行政行为。该原则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比如一个行政裁决或行政处罚不仅仅涉及国家机关和行政相对人,还有第三人或其他组织时,为了不妨碍其它人或组织的利益,的确应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执行。但是有些像行政强制措施等政府作出的行为,申请或不申请复议,行政强制措施已经实施或已经结束,这时复议这个活动对公民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行政机关已经执行完毕,及时撤销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了。矛盾的产生,需要合理的解决矛盾的方式,调解和和解目前在司法实务界运用的较为普遍,这也是尊重公民处分权的一种体现。目前,在政府机关的复议工作中,较少的存在调解和和解的现象,为了促进复议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和谐、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完全可以大范围地引进调解制度。
【关键词】:行政复议 审理机制 和解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第2章 我国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的现状与困境12-19
- 2.1 书面审理原则的设置存在缺陷12-15
- 2.2 不停止执行原则的不当性分析15-16
- 2.3 缺乏对复议调解制度的全面肯定16-19
- 第3章 我国行政复议审理机制需要变革的原因分析19-30
- 3.1 行政复议言词审理的正当性解析19-23
- 3.2 行政复议过程中停止执行的合理性23-25
- 3.3 行政复议过程中存在调解的可行性25-30
- 3.3.1 调解的价值理念符合行政复议的立法精神27
- 3.3.2 行政权的自由裁量性为调解创造了条件27-28
- 3.3.3 符合行政管理理念的发展28-30
- 第4章 域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的考察与借鉴30-36
- 4.1 域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的考察30-34
- 4.1.1 域外书面审理向口头审理的变革30-31
- 4.1.2 域外各国行政复议是否以停止执行为原则31-33
- 4.1.3 域外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考察33-34
- 4.2 域外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34-36
- 4.2.1 确立口头审理复议案件的原则34
- 4.2.2 确立受理复议后停止执行原则34-35
- 4.2.3 扩大调解制度适用的范围35-36
- 第5章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审理机制的路径选择36-44
- 5.1 确立口头审理的原则36-38
- 5.1.1 确立口头审理为原则,书面审为例外的审理模式36-37
- 5.1.2 确立公开审理原则37-38
- 5.2 确立停止执行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原则38-39
- 5.2.1 不停止执行原则的例外规定存在缺陷38
- 5.2.2 确立停止执行的原则38-39
- 5.3 行政复议中调解制度的完善39-44
- 5.3.1 设定行政复议调解的基本原则39-40
- 5.3.2 扩大行政复议调解的适用案件的范围40-42
- 5.3.3 设置行政复议调解的程序42-44
- 小结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博,王昊天;当前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的特点、影响及政策调适[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2 ;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09期
3 邢捷;试论公安行政复议[J];公安研究;2000年03期
4 皮沙莎;;简论我国行政复议的原则与范围[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罗新运;从一起税收行政复议案引发的思考[J];四川会计;2001年01期
6 赵昌存;一次行政复议案后的思索[J];中国动物检疫;2001年07期
7 牛凯,梁枫;论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缪世淮;行政复议的原则与程序[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江茂;财政行政复议实务问答[J];四川财政;2002年02期
10 周钧;“垂直”之后的行政复议谁来管[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锋;;中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祥珍;;行政复议与行政便民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王起翔;;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德关;;行政复议责令受理制度研究[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5 王颖;陶松;;行政复议前置制度存在价值之质疑[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6 陈琛;;浅议消防行政复议的意义和作用[A];消防科技创新与社会安全发展[C];2014年
7 茹建峰;李文;;浅谈水土保持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8 吕向宏;;关于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法律思考[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9 黄俊伟;;行政复议是百姓维权的有效途径[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10 赵奕;;行政复议听证的合理性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经;进一步增强行政复议的可操作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夏文俊;不断创新方式提高行政复议能力[N];中国质量报;2007年
3 记者 黄世钊邋通讯员 党舒;行政复议要定纷止争案结事了[N];法治快报;2007年
4 黄蔚;省政府为50个贫困县配置行政复议专用工作车[N];贵州日报;2007年
5 曾星;不断创新方式 提高行政复议能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6 记者 张磊;省药监局注重行政复议[N];甘肃法制报;2007年
7 记者 覃世默邋通讯员 陈彦;我区交通系统部署开展“行政复议加强年”活动[N];广西日报;2007年
8 记者 覃世默邋通讯员 黄梅;全区交通行业开展“行政复议加强年”宣传月活动[N];广西日报;2007年
9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朱德富;三成行政复议案调解结案[N];湖北日报;2007年
10 ;湖北省行政复议实施办法[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湘军;行政复议功能缺失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彭红彬;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的反思与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初瑞英;论行政复议禁止不利变更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晓莉;行政复议机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胜;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亚东;行政复议调解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7 江涛;行政复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贾秋美;我国行政复议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设置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锋;论公安行政复议的若干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赖翔;劳动教养行政复议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1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5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