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理事会:助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28 01:19
本文关键词:村民理事会:助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针对农村基层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不断深入实施,如“村民理事会”等种种组织也无疑在促进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而作为基层民主发展重要环节的村民自治,在激发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推进民众主动的民主化方面可谓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村民自治理念及其架构的不断进步,日益稳固着我国基层民主的基础。本文从六个部分对“村民理事会”这一新型村民自治形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简要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村民自治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以曾铁岭村村民理事会为例,对其建立之前的准备与筹划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阐述了曾铁岭村村民理事会的成立过程,第四部分分析了曾铁岭村村民理事会的运营情况,第五部分分析了村民理事会成立后产生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根据案例实情总结村民理事会得以成为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原因,并对保证村民理事会形式能长期规范化发展完善的措施进行了思考。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发现,最后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一,自治组织的成就,村民理事会在曾铁岭村建立和实施以来,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提高,村内的各项管理事务更加透明,决策更加民主,民主建设更显活力,干群矛盾日益得到缓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邻里之间团结意识增强,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第二,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的缘由之探,利益相关是村民理事会有效运行实现自治方针的基础,依靠内生资源是村民理事会实现有效村民自治的重要条件。第三,在规范村民理事会举措方面,要依据村民基层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实践民主价值,强化村民自治过程中自主性的监督管理,以自我能量的发掘,以真正体现民众的自我主导地位。同时,在村民理事会的发展中还需要针对提高农民素质,健全法制建设,并强化民主监督,以进一步完善村民理事会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村民理事会 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 民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22.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的背景11
- (二) 研究的意义11-12
- 二、研究综述12-15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5-16
- (一) 研究内容15-16
- (二) 研究方法16
- 四、研究的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村民理事会的兴起背景17-25
- 一、村民理事会成立的宏观背景17-20
- (一) 政策机遇:新农村建设17-18
- (二) 乡村规模性拆迁:冲突的频发及其治理困境18-20
- 二、村民理事会成立的中观缘由20-22
- (一) 左右村庄政治的姻亲关系20-21
- (二) 非均衡的家族势力21
- (三) 主体民主自觉的缺失21-22
- 三、村民理事会成立的村庄背景22-25
- (一) “张大仙”:村治旧秩序的代表22-23
- (二) 曾氏家族:村级“霸权主义”的代名词23-25
- 第三章 村民理事会的成立过程25-29
- 一、能人积极筹措与部分村民响应25
- 二、村级选举与多元态度25-26
- (一) 家族政治下的曾氏:反对25-26
- (二) 手握选票的多数人:支持26
- (三) 缺乏变革的村民:冷漠26
- 三、村民理事会的具体成立流程26-29
- (一) 村庄精英的政治动员26
- (二) 组织架构的初步形成26-27
- (三) 理事会的组织形态及职能分布27-29
- 第四章 村民理事会——使村民自治运转起来29-36
- 一、公共产品的供给:理事会社会功能的凸显29-31
- (一) 铺设水管29-30
- (二) 修建环村路30
- (三) 村庄整体规划30
- (四) 建设文明新村30-31
- 二、乡村规划:理事会经济职能的扩展31-33
- (一) 产业调整31-32
- (二) 招商引资32-33
- (三) 新村建设33
- 三、政治参与:理事会政治效力的发挥33-36
- (一) 政务、财务公开33-34
- (二) 与村委会的职权划分和相互配合34-36
- 第五章 村民理事会的运行绩效36-40
- 一、理事会功臣:乡村自治精英的崛起36-37
- (一) 村中能人张光求的治理绩效36
- (二) 村民政治参与态度的转型36-37
- 二、项目推进,村庄“顽疾”的有效解决37-39
- (一) 重大公共产品的供给——铺水管、建道路37-38
- (二) 化解私人理性:克服“钉子户”的逻辑38-39
- 三、村民理事会与村庄财富资源的发掘39-40
- (一) 摸得着的经济收益,人均过万的村庄收入39
- (二) 村企投资的引入39
- (三) 因地制宜发掘生态资源39-40
-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40-43
- 一、村民理事会:助力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实践机理40-41
- (一) 利益相关是村民理事会实现自治方针的经济基础40
- (二) 内生资源是村民理事会实现民主自治的重要条件40-41
- 二、村民理事会: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当代表现41-42
- (一) 为村民政治参与奠定权利基础41
- (二) 为乡村经济注入政策力量41
- (三) 为乡村建设创造环境文明41-42
- 三、延伸的探讨:村民理事会的功能再造42-43
- (一)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理事会自治主体42
- (二)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制度管理42
- (三) 加强民主监督,完善保护机制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中华;刘宇丽;;村民理事会的基层治理功能及其完善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腾;论当代西藏农村社会的权威及其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欧琳宗;我国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郭爱英;村民自治中乡镇政府的定位及作用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朱妤;白族村社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黄宝章;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科学执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永波;村民自治中的选举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戴熹霞;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戴雯翠;村民自治需要怎样的村庄公共组织[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蕾;准政府组织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10 王军;西藏村民自治研究[D];西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0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0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