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本文关键词: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更多相关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制度 与时俱进 依法治国 人大代表 民主法治建设 工作报告 人大工作 监督实效 自身建设
【摘要】:正3月9日下午,承载着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业绩"和新一年工作部署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摆到了人大代表面前。审议中,代表们认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推动依法治国、树立人大工作权威上作为更加明显,体现了对人大制度的有力维护和高度自信。同时,代表们也积极围绕如何更好地行权履职,为身处民主法治建设"第一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言献策。
【分类号】:D622
【正文快照】: 3月9日下午,承载着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业绩”和新一年工作部署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摆到了人大代表面前。审议中,代表们认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推动依法治国、树立人大工作权威上作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明;把《若干意见》宣传好[J];中国人大;2005年16期
2 许士光;“民主细节”彰显民主进步[J];新疆人大(汉文);2005年08期
3 文;;省人大制度研究会成立四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J];人民之声;1997年05期
4 李静美;人大的应然与实然——对一次人大制度问卷调查的法理思考[J];人大研究;2005年08期
5 ;信息短波[J];人民政坛;1995年11期
6 万东升;;中国大学生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大学生代议制民主实践进路探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我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剪影[J];海南人大;2005年10期
8 辛力;;全省人大宣传工作会议在茂名召开[J];人民之声;1994年11期
9 ;努力开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新局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在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人大;2005年23期
10 蔡霞;;人大代表行使权利的机制亟待改革[J];探索与争鸣;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竹汝;;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的三个方面[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杨增菊;;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马士杰;朱松山;;试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4 胡家虎;;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5 张宏辉;;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观的与时俱进[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7 李永秀;;如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做一个新时代的老年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家珉;;一条与时俱进的主线——市哲学学会举办专题座谈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潘晓南;;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徐实谦;;老有所为 与时俱进[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颖邋实习生 王文君;市人大常委会请专家培训人大代表[N];鞍山日报 ;2008年
2 亦菲;全国人大批转“稷山案”建议的意义[N];人民代表报;2007年
3 缪毅容;加强立法监督 不断完善人大制度[N];解放日报;2008年
4 王丽丽;新当选人大代表将进行任前培训[N];检察日报;2007年
5 隋玉涛;认真履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N];大庆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安克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培训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张守安;在陕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始集中视察[N];陕西日报;2006年
8 毛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京闭会[N];人民日报;2008年
9 南辰 任芳 任会斌;鼠标一点信息全知,人大“亲民”跃然网上[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张倩;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N];甘肃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关于议会外交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王元成;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茂林;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徐振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县级人大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慧;预算监督与民主成长:全国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的政治学分析(1978-2006)[D];复旦大学;2008年
6 许安标;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绩效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牛余庆;政党政治视角下中国党政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杨佳瑛;民主的中国特色[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10 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劲稳;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风雷;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叶;区级人大代表的结构与素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党凯;全国人大常委会政治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张扬军;论人大代表履职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07年
6 张弘;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孙浩;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与监督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沈朝阳;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划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常慧;论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田必耀;论我国人大表决制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64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6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