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

发布时间:2017-11-10 08:36

  本文关键词: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质疑


  更多相关文章: 不停止执行原则 质疑 重构与完善


【摘要】: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是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行政诉讼五项基本审判制度之一,主要是因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所需的延续性以及涉及到的公共利益。但随着行政诉讼实践的发展,法学理论的进步和民主法治观念在公民心中的深入,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受到质疑,其不足之处日益显露,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并且在行政诉讼实践中也由于这一原则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重大损害,单靠象征性的国家赔偿远远无法弥补。它把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置于一个不平等的台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无法保障。我们需要在对域外行政执行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将之进行重构与完善。 本文以对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及其例外规定为开篇,通过分析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内在属性、行政效率及第三人利益等理论内涵,产生对不停止执行的质疑。笔者通过对域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的情况,对我国关于这一原则进行分析和借鉴,对我国不停止执行原则进行重构与完善。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性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将全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不停止执行原则的规定及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不停止执行原则及例外情况的法条规定,,以及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内在属性、行政效率及第三人利益等理论内涵,指出现行的原则可能与我国实践不符。同时此部分还通过公定力的内在属性、行政效率的需要以及出于对社会利益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来介绍其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制度的质疑。该部分主要通过描述法律条文本身存在的问题、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及制度的矛盾来分析该原则。 第三部分:停止执行与不停止执行的对立与融合。该部分介绍德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立法沿革,从理论依据、申请、决定的方式,审查标准以及运作效果上比较两大原则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该原则的发展走向和对域外的借鉴,并阐述理由。 第四部分:我国行政诉讼法不停止执行的重构与完善。此部分以第三部分对两大原则的比较得出结论,是否停止执行为考量基石,进而对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提出重构与完善的方案和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学贤;;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性法律保护制度探讨[J];东方法学;2008年04期

2 卜晓虹;;行政诉讼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之反思与重构[J];法治论坛;2009年04期

3 李俊玲;;论我国行政诉讼中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3年10期

4 王小红;论我国行政诉讼暂时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向延昆;杨理;;行政效率概念、内涵及特征鉴辨与重构[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3期

6 陈涛;;论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达州新论;2009年02期

7 邓佑文;卢小根;;申诉不停止执行原则考:理念、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8年12期

8 李志强;关于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反思[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翟小波;;诉讼期间行政执行双轨制的坚持和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章志远;;从原则与例外之争到司法裁量基准之建构——行政诉讼暂时性权利保护机制的新构想[J];浙江学刊;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1165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65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