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党政会关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17 13:13

  本文关键词:谢觉哉对新民主主义党政会关系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谢觉哉 党政会关系 一元化领导 党团


【摘要】:执政党、政府与代议机关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三大载体,它们之间的正常运行和良性互动是良好民主政治的基本保障。而诸如执政党和政府间职权如何有效划分,代议机关如何独立的工作,政府和代议机关中的党员如何更好完成好本职工作等许多具体问题,至今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难点。谢觉哉作为陕甘宁边区和新中国民主法制工作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就已经开始针对新民主主义形势下,共产党、人民政府和参议会(代议机关)间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极具前瞻性的理性思考和符合当时当地实情的制度创新与探索。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谢觉哉的新民主主义民主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JK1777) 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研究——基于乡级选举实践的分析”(项目编号:12E023)
【分类号】:D231
【正文快照】: 谢觉哉是中共延安时期为数不多的,曾在党、政、会系统均出任要职的干部之一。1940年,谢觉哉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副书记,并兼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和政府党团书记;1941年5月,谢觉哉担任改组后的中共西北中央局的副书记;1941年11月,谢觉哉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被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从华北走向全国”——当代司法制度传承的重新书写[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侯欣一;;谢觉哉司法思想新论[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3 刘风景;;司法理念的除旧与布新——以1952年司法改革对旧法观点的批判为素材[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4 孟宪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机制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罗存康;;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廉政建设的措施及成效[J];北京党史;2011年03期

6 王建华;;政党组织变革与和谐社会建设[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7 白俊杰;;试论山西抗日根据地乡村民主建设及其意义[J];沧桑;2008年02期

8 孟宪琴;;抗战时期党的民主化建设的历史经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叶成林;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特别党员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10 马成;;谢觉哉关于民主和边区参议会思想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冯绍霆;;试论清代上海地区房地产交易中的加叹[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2 刘贵田;王素霞;;中共政党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庆红;;论董必武的司法相对独立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张希坡;;应正确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指示的精神实质——学习董必武关于中央发布的这一指示的有关论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5 吕伯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渊源——论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任舒泽;;董必武与华北人民政府的民主法制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7 曾亚平;;董必武、谢觉哉法学思想合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法制建设的理论成就[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8 尚t$;;董必武和谢觉哉审判思想之比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9 王平原;;董必武等领导的华北根据地《民法典》起草情况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10 马小红;;“法治”的应有之义——董必武法学思想与实践的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7 彭昊;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8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9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晶晶;抗战时期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孙丽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征购土地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真;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帅;苏区司法体系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赵光中;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基本经验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潘妮娜;建国初期上海灾害救济的历史经验(1949-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世禹;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飞;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延军;两种主体立法之比较评价[J];现代法学;2000年05期

2 蔡定剑;;论代议机关权力的特性[J];中国人大;2000年04期

3 苏祖勤;;西方国家代议机关职能的历史与现状——兼谈当代中国与西方代议机关职能模式的区别[J];楚天主人;2001年02期

4 赵娟;;对“代议机关至上论”的回应[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刘敏;;浅议西方代议机关的职权——兼论我国人大职权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5期

6 ;观点[J];源流;2009年04期

7 刘嗣元;树立人大权威之我见[J];人大研究;1995年10期

8 浦兴祖;;人大也是“代议机关”吗[J];上海人大月刊;1995年12期

9 康健;刘大伟;;论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及其实现[J];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艾政文,胡松;中西代议机关监督权之比较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聿文;从三个检验看责任政府建设[N];经理日报;2004年

2 袁柏顺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反腐倡廉 “两会”可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邓聿文;“三个检验”与责任政府建设[N];学习时报;2004年

4 李榜勇 陕西;以公开“倒逼”人大监督规范运作[N];人民代表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汪仲启;以“柔性”方式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N];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周虎城;发出底层农民的声音[N];南方日报;2007年

7 邹啸鸣;穷人通过什么来分享幸福?[N];经济观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波;中美代议机关财政权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平;问责权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晓斌;论代议机关对行政权的监控——加强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代丽;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对策思考[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07年

3 隋斌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现代英国议会对政府监督之比较[D];外交学院;2006年

4 周昱邈;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秋红;人大专题询问制度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6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96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