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民主法治视域下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论析

发布时间:2017-11-18 05:03

  本文关键词:民主法治视域下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论析


  更多相关文章: 执政理念 民主政治 人民主体 为人民服务 民主和法制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发展和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使党的执政理念经历着历史的演进,取得了重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理念,如人民群众主体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理念,这些理念紧紧围绕着"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为谁执政"这个中心展开,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民主法治价值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等,使党的执政获得了巩固的理论基础、充分的政治保障和广泛的群众支持和拥护。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家庄学院马列部;
【分类号】:D25
【正文快照】: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现实的执政实践中,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结合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在科学判断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通过对党执政的价值取向和方式方法的科学回答,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理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艺;;胡锦涛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志高;论邓小平加强执政合法性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戚嵩;;马克思主义学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熊思远;从“为人民服务”到“执政为民”——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许鹏;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J];草业科学;2004年12期

6 郑又贤;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新贡献——关于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理论思考[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7 汪征鲁;中国共产党价值观演进论纲——兼论当代中国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崛起[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8 陈振明 ,李德国 ,蔡晶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J];东南学术;2005年04期

9 郑又贤;高校网络道德失范及其规正新探[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王正明;;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科学人才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宏志;;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家明;;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继昆;;防微杜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之忧论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翁世平;;执政为民伦理品格解析[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夏立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6 张美萍;;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权观[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宏;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尹永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张怀海;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徐龙义;政党权利基本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06年

7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许法根;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任连祥;从革命党到执政党[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勇;毛泽东执政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江泽民宣传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永浩;毛泽东邓小平法制思想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强;跨越贫富差距的鸿沟——谈缩小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春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明先;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唐棣宣;张闻天晚年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全燕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顾铭心;当代中国党风建设的社会生态分析及路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史仕羽;论城市经营可持续发展[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安培培;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的发展与环境问题[D];山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俊田;实践三个代表,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魏海青;;试析中国转型期党的执政合法性[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3 唐晓清;杨绍华;;有序政治参与——长期执政视角下民主道路的最佳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4 吴桂韩;;现代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向度[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5 刘艳丽;;政治文明与党的现代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邢古城;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J];学习论坛;2005年10期

7 姚文哲;胡光辉;;以人为本的民生观是具有永恒主题价值的执政理念[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7期

8 欧兵;;毛泽东的执政理念与实践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05期

9 张炳文;;比较与测评:研究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视角[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冯树祝;;科学发展观与执政理念创新[J];魅力中国;2008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志刚;郭秀红;;谈党的执政理念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2 李惠珍;;执政理念的新飞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3 王东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高建枢;;把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的切入点、着力点、支撑点[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庚建凤;;先进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党能力建设[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6 周尚文;;列宁、斯大林执政理念评析[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7 辜堪生;;毛泽东、邓小平执政理念与实践探索比较[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王一胜;;全球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赵启全;;创新执政理念 提高执政能力[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于潇;;邓小平的大国民主思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庆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景泽宇;筑牢执政理念 狠抓工作落实[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2 史伟斑 YMG记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N];烟台日报;2009年

3 石子河;400亿“民生礼包”承载以民为本执政理念[N];西安日报;2009年

4 田培炎;加强党的制度的先进性建设[N];天津日报;2006年

5 尹陇生;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是党执政理念的提升[N];陇南日报;2007年

6 中共邯郸市委书记 聂辰席;在实践新的执政理念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N];河北日报;2006年

7 聂辰席;坚持科学的执政理念 实践党的先进性[N];学习时报;2006年

8 佚名;怎样理解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9 蓝蔚青;极其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N];浙江日报;2006年

10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戚德刚;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的世界地位[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连祥;从革命党到执政党[D];吉林大学;2007年

2 伍鸿亮;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汪涛;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翔莲;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5 张永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殷书良;论执政为民[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宋林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谢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永亮;浅析执政理念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周玉辉;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雪;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施文鑫;和谐执政是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年

6 王传民;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旭;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创新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纪常造;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文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仲爱萍;“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高贺;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8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98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