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贯穿“两个率先”全过程
本文关键词:和谐发展,贯穿“两个率先”全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两个率先 全过程 江苏 和谐发展 社会和谐 社会理想 人民群众 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 最广大人民
【摘要】: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江苏主政者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和谐既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10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将和谐发展贯穿于江苏"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在推进"两个率先"中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民群众普遍得益、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江苏"。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更加平安幸福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
【作者单位】: 新华日报;
【分类号】:D67
【正文快照】: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江苏主政者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和谐既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10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将和谐发展贯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潮;;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江苏——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J];求是;2006年22期
2 李源潮;;坚持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谱写江苏“两个率先”的新篇章——在省各界人士新年联欢会上的讲话[J];江苏政协;2007年01期
3 胡景南;;注重学习“三个代表” 积极投身“两个率先” 农工党江苏省委举办新委员和骨干学习班[J];江苏政协;2003年09期
4 罗志军;;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J];群众;2011年03期
5 高戈;;论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郑萱;;省政协举行各界人士新年联欢会 丁光训出席 李源潮讲话 许仲林主持 梁保华王寿亭任彦申冯敏刚等出席[J];江苏政协;2005年01期
7 许仲举;;论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构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常政研;;常州市委希望市政协为“两个率先”作贡献[J];江苏政协;2003年07期
9 王金华;;致力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J];时代主人;2010年03期
10 曹锦成;;发挥核心作用 服务“两个率先”[J];江苏政协;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保权;;加快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2 任清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初探[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贺林;;实现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杨葵;;伟大的90年[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郝立新;王雪冬;;略论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发展的内在规律[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曾淼;;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贵州[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孟姝tq;;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徐仲华;;孔子定律与社会和谐[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黎鸿;;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闫志民;;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源潮;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江苏[N];新华日报;2006年
2 李源潮;坚持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谱写江苏“两个率先”的新篇章[N];新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宋金萍邋陆峰 邵生余;“两个率先”:江苏人民的共同行动[N];新华日报;2008年
4 赖国根 作者系宜丰县委书记;坚持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N];宜春日报;2007年
5 姚喜新;走出苏州特点的新路子[N];苏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吴立群;成绩辉煌令人鼓舞“四个优先”意义深远[N];无锡日报;2006年
7 ;把和谐社会建设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N];新华日报;2006年
8 ;把和谐社会建设贯穿“两个率先”全过程[N];新华日报;2006年
9 刘晓;以思想解放引领两个率先 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N];南京日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发展创和谐 稳定保和谐[N];温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科;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曹冬梅;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力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谢璐妍;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周小毛;和谐稳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健华;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史家亮;“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规则构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黄红发;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晓慧;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2 刘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和谐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丽坤;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峰;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和谐社会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利益关系协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杨坤;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南大学;2011年
8 任星;契约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庆华;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及和谐社会的建构[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赵志伟;邓小平公平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24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24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