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磷酸锆铜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 磷酸锆铜 微波辅助法制备 光催化 非均相类Fenton反应 出处:《东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磷酸锆铜作为一种磷酸复盐,有关其合成与应用的报道较少,报道的磷酸锆铜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水热法,即采用阳离子交换理论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二价铜离子与磷酸锆中的氢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磷酸锆铜,该方法步骤繁琐,反应时间长,同时制备的磷酸锆铜形貌难以控制。微波辅助合成法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能制备结构完好、形态均一的纳米材料,微波的非热效应也能够影响产物晶型的形成,同时又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目前尚未有报道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磷酸锆铜。本论文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在低温开放条件下对特殊形貌磷酸锆铜的一步合成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磷酸锆铜合成方法。本论文采用氧氯化锆、氟化铵、氯化铜、磷酸二氢钠为原料,在低温(100℃)开放体系下,通过微波辅助加热,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的磷酸锆铜颗粒。研究了反应液p H、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以及络合剂等因素对合成磷酸锆铜晶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均会对磷酸锆铜的合成产生影响。当反应条件为[Zr~(4+)]=0.005mol·L-1,[Cu~(2+)]/[Zr~(4+)]=1,[F~-]/[Zr~(4+)]=6,[PO_4~(3-)]/[Zr~(4+)]=20,pH=4.8,在90℃微波反应30min条件下,可制备出由纳米片插层组成的类线团状的磷酸锆铜。测试了类线团状磷酸锆铜的热性能,磷酸锆铜的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在55~75℃、75~122℃与122~260℃三个阶段依次失去1个、2个、1个结晶水,在经过800℃煅烧后发生相变。此外,本论文还测试了其微波吸波性能,磷酸锆铜具有一定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但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表现一般,在2-18GHz范围的反射损失均在-10d B左右,反射损失在高频带15.6GHz处达到最小值-10.74d B。为了探究磷酸锆铜的光催化性能,本论文通过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对磷酸锆铜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在非均相类芬顿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研究。实验以磷酸锆铜为光催化剂,使用HCl和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 H,吸附平衡后加入一定量H_2O_2,在室温下(10~15℃)进行光催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类线团状的磷酸锆铜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反应体系加入H_2O_2构成非均相类芬顿体系,对染料的脱色率大幅提高,远大于只加入磷酸锆铜或只加入H_2O_2二者催化效果的简单加和;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不同形貌的磷酸锆铜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其中类线团状火焰状片状;染料的脱色率随着H_2O_2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磷酸锆铜的用量对染料的最终脱色率影响不大,但染料的初始降解速率随着磷酸锆铜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磷酸锆铜在p H5.0~9.0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磷酸锆铜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重复使用5次后,染料的脱色率仍可达到63%。本论文还测试了ZPCu-H_2O_2体系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性能。实验以磷酸锆铜为催化剂,催化H_2O_2在加热条件下降解罗丹明B。结果表明,在罗丹明B的初始浓度为5.0×10-5mol·L-1,磷酸锆铜用量0.03g,H_2O_2(30%)用量为0.5m L,水浴50℃加热10min条件下,染料脱色率可达97.1%,而不加入磷酸锆铜与H_2O_2的条件下,染料的脱色率仅为6.1%。该体系对染料的降解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以及染料初始浓度的降低而提高;磷酸锆铜作在重复5次使用后染料的脱色率仍可达到85%,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本课题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一步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的磷酸锆铜,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且绿色节能,并讨论了磷酸锆铜的光催化性能及其在非均相类芬顿体系中的催化性能。本课题开创了一种新的磷酸锆铜合成方法,与传统水热法相比,大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合成效率并拓展了磷酸锆铜的应用领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11.66;O64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丹;周志伟;张伟;张晓红;张海黔;;磁性纳米CeO_2/Fe_3O_4非均相Fenton反应催化降解氧氟沙星[J];无机材料学报;2016年06期
2 葛琳;臧成杰;陈锋;;PdO/CeO_2类芬顿降解酸性橙7和水杨酸的催化性能(英文)[J];催化学报;2015年03期
3 Abdol R.Hajipour;Hirbod Karimi;;无溶剂条件下铜磷酸锆催化醇类和酚类化合物乙酰化(英文)[J];催化学报;2014年12期
4 Abdol R.Hajipour;Hirbod Karimi;;磷酸铜锆催化剂上醇选择性氧化(英文)[J];催化学报;2014年09期
5 邱珊;柴一荻;古振澳;杨乐;陈德坤;周桢;;电芬顿反应原理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9期
6 陈军军;王晶;惠香;;特殊形貌磷酸锆钠粉体的制备与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14年08期
7 赵吉;杨晶晶;马军;;Cu~(2+)强化Fenton反应氧化降解2,4,6-三氯酚[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8 杨岳主;李玉平;杨道武;段锋;曹宏斌;;铁铜催化剂非均相Fenton降解苯酚及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7期
9 郑云;潘志明;王心晨;;国内光催化研究进展简述(英文)[J];催化学报;2013年03期
10 廉雨;赖波;周岳溪;周继红;庞翠翠;;电芬顿氧化法处理酸性橙Ⅱ模拟废水[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畅文凯;纳米结构二氧化钛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和光电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3 王俊鹏;半导体材料的能带调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张歆皓;微波辅助水热条件下形貌可控二氧化锰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胡绍争;纳米二氧化钛的合成,,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增龙;非碱性条件下金属磷酸盐及水滑石负载Pt-Bi催化剂对甘油氧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丁晓;新型类芬顿体系研发及其处理苯酚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安力伟;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4 常伟伟;几种光催化材料形貌控制及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李云华;NASICON构型磷酸锆盐晶体的水热合成及其交换组装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4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4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