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叔丁醇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气凝胶

发布时间:2018-03-24 20:59

  本文选题:纳米纤维素 切入点:气凝胶 出处:《林业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以纳米纤维素为原料,采用"CaCl_2溶液促进物理凝胶法"制备水凝胶,选用叔丁醇溶液为置换溶剂并采用"多步法"完成溶剂置换,最后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TG)对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叔丁醇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是具有层状的以中孔和大孔为主的多孔材料,其比表面积可达174.3 m2/g,收缩率仅为7.86%,平均孔径约为18.4 nm。随着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吸附量和比表面积增大,孔隙度增加,收缩率逐渐减小;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具有与微晶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相似的热稳定特性。CaCl_2溶液通过改变原始溶胶体系的电荷分布而使粒子更易相互靠近聚集形成凝胶,落入其中的纳米纤维素颗粒会保持其落入瞬间的完整状态。
[Abstract]:Using nano-cellulose as raw material, hydrogel was prepared by "CaCl_2 solution promoting physical gel method". Tert-butanol solution was used as replacement solvent and solvent replacement was completed by "multi-step method". Finally, nanocellulose aerogels were prepared by freeze-drying method. The nano-cellulose aerogels were prepa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utomatic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analyzer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G).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cellulose aerogels prepared by freeze drying with tert-butanol were mesoporous and macroporous porous materials.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174.3 m2 / g, the shrinkage is only 7.86 and the average pore size is about 18.4 nm. With the increase of cellulose mass frac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nano-cellulose aerogels increase, the porosity increases and the shrinkage decreases gradually. Nanocellulose aerogels have thermal stability similar to those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and nanocellulose. CaCl2 solution can easily aggregate particles closer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gel by changing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original sol system. The nanocellulose particles that fall into it will remain intact for a moment.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4603) 南京林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项目基金(163020772)
【分类号】:TQ352.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超;周斌;解德滨;沈军;倪星元;徐展;;超低密度SiO2气凝胶快速制备的新方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2 何方;赵红雨;赵海雷;崔巍;徐三魁;;气凝胶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12期

3 ;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1期

4 沈军,王珏,吴翔;气凝胶──一种结构可控的新型功能材料[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年03期

5 王珏,沈军;有机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1994年04期

6 王珏,周斌,吴卫东,,沈军;硅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1995年01期

7 ;利用离子液体制造二氧化硅气凝胶[J];现代化工;2000年08期

8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Ⅰ)──有机气凝胶发现、制备与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冀辉,胡劲松;有机气凝胶研究进展(Ⅱ)——有机气凝胶的特性与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刘茜;固体空气——气凝胶在服装和建筑中的应用[J];国外纺织技术;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杰;张俐娜;Shigenori Kuga;;高强度纤维素/SiO2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2 姚先周;胡子君;孙陈诚;李俊宁;张宏波;;二氧化硅气凝胶微结构的热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3 刘世明;王慧;曾令可;;纳米SiO_2气凝胶的性能表征与分形维数[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4 邓忠生;黄耀东;魏建东;杨靖;王珏;沈军;陈玲燕;吴爱梅;;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面修饰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宁;符若文;;球状有机气凝胶及其炭气凝胶的结构[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常智;赵海雷;何方;仇卫华;周国治;曲选辉;;掺杂纤维的硅石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珏;沈军;张波;蒋伟阳;陆献平;;有机气凝胶的热传输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任洪波;张林;杜爱民;;快速制备块状氧化铁气凝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杨大祥;冯坚;周新贵;张长瑞;王娟;张浩;;低温下酸/碱两步法制备氧化硅气凝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赵南;冯坚;姜勇刚;高庆福;冯军宗;;耐高温气凝胶隔热材料[A];2011·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未末;年创产值20亿 气凝胶蕴含惊人商机[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龙;“蓝烟”袅袅向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2年

3 西藏圣一新能源股份公司研究院院长 李光武;气凝胶:可以改变世界的多功能新材料[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宏文;二氧化硅气凝胶有望产业化[N];中国建材报;2013年

5 戚翔;世界最轻固体将改变世界[N];工人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何秦江;投资两亿 年产三吨[N];绍兴日报;2006年

7 彭红;中国气凝胶产品打破美国垄断局面[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彭红;气凝胶产业化开启纳诺高科有望成最大供应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通讯员 周炜 朱海洋 记者 潘剑凯;浙大实验室诞生超轻气凝胶[N];光明日报;2013年

10 闫洁;女科学家一次偶然经历,稻壳变废为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佳庆;基于两性纤维素的磁性气凝胶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何松;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吸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龙涛;块状钛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郑文芝;二氧化硅气凝胶研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忠强;氧化物气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徐海s

本文编号:1660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660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