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法治思考
本文选题:混合所有制 切入点:国企改革 出处:《南方金融》2017年01期
【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了基础,但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法治困惑,主要表现在:现行法律制度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人员范围界定不清、在员工持股比例上规定不统一,员工持股管理机构的机制设计问题悬而未决,员工持股权益的处置方法缺乏统一规范,员工持股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机制有待加强。为推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有序实施,建议根据企业类别实行差异化管理,限定员工持股的参与人员为企业中层以下员工,依据激励最大化和长期化原则限定员工持股的最高比例和最低持股期限,采用信义关系的规制策略完善持股管理机构的机制设计,健全员工持股的退出机制和监督机制。
[Abstract]: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 provides the basis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ESOP, but the ESOP still faces a lot of confusion about the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ESOP.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does not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ESOP participants, the provisions on the ESOP ratio are not uniform, and the design of the ESOP mechanism is still unresolv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derly implementation of the ESOP pla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iated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enterprise, and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extern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ESOP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participants of ESOP are employees below the middl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centive maximization and long-term, the maximum proportion and minimum duration of ESOP are defined. The mechanism design of shareholding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by adopting fiduciary rela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and the exit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ESOP should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业务费项目《证券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5XZD23)的资助
【分类号】:F272.92;F2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春登;试谈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机电工业;2000年21期
2 施方;员工持股计划浅析[J];上海企业;2001年06期
3 瞿绍发;员工持股计划与私营企业的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4 谭洪广,卢成明;美国员工持股计划基本状况及其启示[J];中国石化;2001年04期
5 吴春波,赵亚平;正确理解员工持股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09期
6 李亚慧;美日企业员工持股计划比较与借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吴冬华,程德俊;员工持股计划的本质及其在实践中的错位[J];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03期
8 韩兴文;出版集团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合理性探讨[J];企业经济;2003年08期
9 陈长杰 ,黄昌富;员工持股计划解析[J];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10 张萍;员工持股计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饶海琴;;世界主要国家员工持股计划比较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陈志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段亚林 李信民;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证券报;2001年
2 史昭平;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与实践[N];淮南日报;2005年
3 晓孙;如何设定员工持股计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钟改苑;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运作办法[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5 陈达;周小川:员工持股计划要吸取历史教训[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范媛;“员工持股计划”隐忧 公权力是否越轨[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员工持股计划:“金手铐”如何才能你愿给我愿戴[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赤择远;员工持股计划的四大意义[N];证券日报;2012年
9 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陈宁远;对“员工持股计划”谨慎乐观[N];东方早报;2012年
10 记者 马婧妤;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破题[N];上海证券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振元;员工持股计划在国有高科技企业改制中的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Z,
本文编号:1695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69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