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户籍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4-25 00:37

  本文选题:教育公平 + 户籍制度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户籍制度是指与户籍或者户口相关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其职能包括个人身份证明、资源和财富配置。我国严格的城乡分割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近半个多世纪里,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发展完备,但随着经济进步,附加在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之上的额外的社会功能过多,人为地进行了“阶级划分”,漏洞百出的二元户籍制度已经被公认为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在流动人口激增的今天,陈旧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也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流动人员的子女无法完全享有平等的教育,再加上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高考同分不同录现象普遍存在。自由迁徙权是重要的人身自由权之一,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同时也是近代民主宪政条件下的公民的一项重要宪法权力。公民不应该为了实现自由迁徙而失去任何其他权力,包括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但事实上,陈旧的二元户籍制度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教育公平。本文首先从分析我国户籍制度的理论依据入手,解释了户口利益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户口利益的差异所造成的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其次,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笔者分析了户籍制度的形成时期、巩固时期、过渡时期和变革时期,分别介绍了每个时期的特点与互动状态;再次,分析了当前户籍制度下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公平以及人口流动障碍造成的教育不公平。最后,笔者梳理了武汉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并针对武汉市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歧视性教育壁垒、社会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制度设计与教育资源供给错位等问题,提出要通过减少条件性准入户籍壁垒,建立以居住地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提供多元的教育资源等方式,力求缓解户籍制度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Abstract]: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ers to a whole set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legal systems related t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ts functions includ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resources and wealth allocation. China's strict urban-rural division of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s the product of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ed, but with the economic progress, The extra social functions attached to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e excessive, and the "class division" is carried out artificially. The flawed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t a time whe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surging, the old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also restricted the free movement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annot fully enjoy equal education, coupled with the imbal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resourc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same score and different record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widespread.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mov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ights of personal liberty, a basic human right of citizens in modern countries ruled by law, and also an important constitutional power of citize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Citizens should not lose any other rights in order to realize freedom of movement, including the right to receive equal education, but in fact, the old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ducational fairnes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China,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terests, analyze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inequaliti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terests, and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hang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orming period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period of consolidatio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and the period of change, and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active state of each period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unfairness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der the curren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al unfairness caused by the obstacle of population mobility. Finally, the author combs the history of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Wuhan, and aims at the discriminatory educational barrier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ocial benefits and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suppl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Wuha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ducational injustice caused b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we should reduce the barriers of conditional entry t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establish a residence registration system based on residence, and provide multip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作明;城市化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理论前沿;2001年13期

2 戴均良;户籍制度改革与村居体制转换[J];小城镇建设;2001年11期

3 ;户籍制度改革不宜缓行[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21期

4 谢承福;蔡利丰;陈波;;宁波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J];宁波经济;2001年12期

5 徐晓健;户籍制度改革将走向何处[J];社会;2002年02期

6 钟卫东;试论户籍制度改革[J];江南论坛;2002年06期

7 陈爱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城市化进程[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我国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J];山区开发;2002年07期

9 乔润令;放开户籍,农民并没有蜂涌入城 宁波和石家庄户籍制度改革调查[J];中国改革;2002年10期

10 严新明,陈华;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社会时空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倩;;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制度屏障及其破解——基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途径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英;骆东奇;;典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述评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效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冷静思考[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马婕;;关于深化深圳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5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薛冰;徐可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目标导向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7 姚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若干问题[A];2013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3期)[C];2013年

8 赵振军;;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制度改革[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9 吴长林;;户籍制度改革与合法权益保障[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10 吕云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洁;户籍制度改革需渐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巡视员 侯岩;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户籍制度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景后寅;户籍制度改革 配套政策需跟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李林德;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剥离户籍附加功能[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周润文;户籍制度改革迈出重要一步[N];金昌日报;2010年

7 记者 郝锴;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N];徐州日报;2010年

8 小羊;南师大学子关注我市户籍制度改革[N];江阴日报;2010年

9 记者 肖瑞娜 沈海娥;全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海南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彭彦鹏;部署推进全州户籍制度改革工作[N];柴达木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玮;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3 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丽丽;深化我国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大来;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朴诗瑶;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吉林省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徐茂;人口城镇化视野下的成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郭亚琳;农民工市民化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马双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陈雪刚;社会治理背景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8 刘阳阳;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路径依赖及其应对思考[D];吉林大学;2016年

9 阎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德州市户籍制度改革及其深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曹路;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模式探析与构想[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99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799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