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优化酶解法制备韭菜籽蛋白抗氧化肽工艺
本文选题:响应面法 + 韭菜籽 ; 参考:《中国食品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以韭菜籽蛋白质抽提物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采用酸性蛋白酶酶解制备韭菜籽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评价指标,考察酶解p H值、底物质量浓度、酶添加量及酶解温度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同时建立酶解工艺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以酶解p H值、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为自变量,研究这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酶解韭菜籽蛋白质制备抗氧化肽工艺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p H值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6.5 h,p H 3.00,酶添加量1345.7 U。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12%。
[Abstract]:Using leek seed protein extract as raw material,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tioxidant peptide from leek seed protein by enzyme hydrolysis was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RSM). The antioxidant peptides of leek seeds were prepared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acid protease. The effects of pH value, substrate mass concentration, enzyme addition amount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leek seed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cavenging ability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products to DPPH free radical.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tioxidant peptide from leek seed protein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nd the quadrat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process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reliability was verifie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factors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were studied and verified by using pH value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the amount of enzyme added and the temperature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leek seed protein was: 1 / pH value enzyme addition amount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6.5 h / h 3.00, enzyme addition amount 1345.7 U.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scavenging rate of DPPH free radical was 80.12%.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3J05050)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10386009)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资助项目(JA11019)
【分类号】:TS20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雪;孙洋;钱方;;抗氧化肽及其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11年05期
2 吴欣欣;郭兴凤;;食源性抗氧化肽的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2年03期
3 陈轩;周坚;;精制鲢鱼抗氧化肽的性质研究[J];农业机械;2013年23期
4 郑玉娟;夏宇;周文化;;大米抗氧化肽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14年01期
5 徐兆刚;董周永;周亚军;徐艳阳;;抗氧化肽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果菜;2014年04期
6 冷帅辰;闵伟红;吴丹;王明爽;刘景圣;史军花;;长白山松子抗氧化肽制备及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13期
7 王晓燕;唐传核;;大豆抗氧化肽分子特征及制备技术概述[J];粮食与油脂;2009年04期
8 张晖;唐文婷;王立;钱海峰;齐希光;;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年07期
9 刘珊珊;李博;;高活性抗氧化肽的体外胃肠耐受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4年01期
10 黄明;王璐莎;;动物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媛;王健;张志胜;王颉;;扇贝贝肉抗氧化肽制备及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游朵;刘星;文辉;陈景晶;吴琼英;桂仲争;贾俊强;;胰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研究[A];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玉锋;庄永亮;;罗非鱼鱼皮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分离纯化[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蓓;马海乐;;马铃薯渣蛋白抗氧化肽酶法制备技术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光华;申铉日;;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淋;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及定向制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帅辰;长白山松仁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邱旺;高效蛋白酶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大豆抗氧化肽提纯工艺的优化[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3 王可;玉米蛋白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抗氧化肽的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郭洋;高活性蛋清抗氧化肽组分优选及其增效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郁晓盼;牛乳酪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D];大连工业大学;2011年
6 罗晓慧;珠蚌抗氧化肽的加工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明强强;微生物固态发酵花生粕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顾敏;青养蛋白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及胃肠道消化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孙立;红花籽粕抗氧化肽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10 王俊杰;胚胎蛋源性抗氧化肽的制备、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94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894904.html